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口腔环境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反复失败或者复发

2021-03-0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口腔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另一个寄居地

口腔既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又是人体内独特的微生态环境,口腔具有适宜各种微生物定植的温度、酸碱度以及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湿度及营养源,如唾液、龈沟液或食物残渣残留物等,而口腔复杂的解剖、理化因素等,可以为口腔内各类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定居提供非常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各种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功能上的动态平衡,构成了人类最复杂的口腔微生态,这种微生态的平衡和稳定与宿主健康和疾病关系密切。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细菌,发达国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低于发展中国家,1989年Krajden等首次和Ferguson等相继从胃病患者的菌斑中成功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他们推测口腔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另一个寄居地。 

口腔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细菌的传播、治疗失败或复发

有研究显示,牙菌斑是口腔幽门螺杆菌最重要的聚集地之一,其分布特点为龈下菌斑中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于龈上菌斑,磨牙部位多于前牙部位,而上下牙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可能与龈下菌斑内氧化还原电势低有关,更加适合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而前牙较后牙区域更多地处于充足氧环境内有关。另外,感染者口腔卫生状况、卫生习惯和罹患牙周炎与否及其程度等,也是影响口腔幽门螺杆菌定植的因素。

由于口腔牙菌斑中的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生物膜结构,生物膜一方面可以为发生变的幽门螺杆菌提供寄居地,另一方面还使得常规幽门螺杆菌根除的药物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治疗无效。另外,合并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其唾液中可能也会有幽门螺杆菌的一过性存在。

因此,口腔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失败或复发的重要原因,并可能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具有的家庭聚集现象, 强烈提示幽门螺杆菌可能是通过口-口的方式传播,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尤其是对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婴幼儿。

牙周基础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既往研究显示,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反复失败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方案补救治疗,同时进行口腔洁治,接受了口腔洁治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5.9%)明显高于单独应用四联疗法的患者(75.0%),提示对于多次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者在治疗同时进行口腔洁治有可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在根除治疗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患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不仅牙周各项临床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且根除治疗后4周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未接受牙周治疗组(80vs 69.7%),随访患者至治疗后1年时,牙周治疗组患者的胃内幽门螺杆菌阴性维持率更是显著高于未接受牙周治疗组。

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可以去除龈上和龈下的菌斑,有效去除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从而提高了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或者降低了幽门螺杆菌的复发率。因此,近期有学者提出,积极清除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控制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的应用。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成虹

文章首发自成大夫消化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