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1例

2021-10-11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HAP

【病史简介】

患者信息:男,79岁,于2019年12月27日入院。

主诉:突发言语不清伴左上肢无力1天。

现病史

  • 患者因“双侧硬膜下血肿”,于2019.12.26在某院局麻下行“双侧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术”,手术顺利。

  • 患者术后1天突发言语不清伴左上肢无力,遂转院治疗。病程中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未见明显下降。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多年,长期服用“厄贝沙坦、氨氯地平、二甲双胍”治疗,无外伤史及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

T 36.9℃,P 80次/分,R 20次/分,BP 156/96 mmHg,体重 54 k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精神尚可,查体合作。头颅无畸形,双瞳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位置居中,活动自如。嗅觉正常,听力障碍。双侧鼻唇沟对称,无变浅或消失,口角不歪,舌伸居中,面部感觉正常,双侧对称。颈软,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肺未闻及啰音,腹软未触及异常包块,无明显压痛,腹水征阴性,肠鸣音正常。左上肢肌力1级,右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痛觉、深感觉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存在,双侧巴氏征等病理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7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6.70%、血小板184×109/L、血红蛋白150 g/L。

辅助检查:

头颅CT: 1. 两侧基底节及侧脑室旁腔隙性脑梗可能; 2. 两侧额顶部硬膜下积液引流后改变。



【入院诊断】

1. 双侧硬膜下血肿术后

2. 脑梗死

3. 高血压2级(极高危)

4. 2型糖尿病


【原发病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予以降颅压、护胃、消肿、营养补液、控制血糖等治疗。


【医院感染发生及演变过程】


入院第4天(2019-12-30),患者体温最高37.8℃,咳嗽、咳痰,少量痰,不易咳出,无恶心、呕吐。嘱家属翻身拍背,帮助痰液咳出,痰液送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治疗上加用雾化排痰,继续降颅压、护胃、消肿、营养补液、降糖等治疗。


入院第5天(2019-12-31),患者诉畏寒、发热,体温最高38.6℃,无恶心、呕吐,咳嗽症状加重,痰液为黄色脓性痰,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5.5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2.60%↑,降钙素原(PCT)7.39 ng/ml↑。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2 g bid抗感染治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50ml bid静脉滴注促进痰液排出,加用雾化排痰,余治疗不变。


入院第7天(2020-1-2),患者体温最高38.5℃,无恶心、呕吐,仍咳嗽、咳痰,痰较多且浓稠。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77×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2.90%↑,葡萄糖9.76 mmol/L↑。痰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胸部CT提示:双下肺炎症。请感染科会诊,暂排除其他部位感染可能,考虑为医院获得性肺炎。根据药敏结果改用哌拉西林舒巴坦5g q8h抗感染,余治疗不变。


入院第9天(2020-1-4),患者一般情况可,无发热,咳嗽、咳痰好转,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3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3.90%↑,降钙素原:0.68 ng/ml↑。痰液送真菌涂片、痰液再次送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余治疗不变。


入院第11天(2020-1-6),患者一般情况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血常规无异常。(2020-1-4)痰涂片找真菌(霉菌、念珠菌):未见。痰培养:痰培养:未分离出致病菌。余治疗不变。


入院第12天(2020-1-7),患者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楚,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要求出院。准予出院。


1.png



【医院感染诊断及依据】

医院感染诊断:医院获得性肺炎

诊断依据:1.入院第4天起,发热,咳嗽、咳痰,痰黏稠,不易咳出,痰液为黄色脓性痰,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2.(2019-12-3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5.5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2.60%↑,降钙素原(PCT)7.39 ng/ml↑。3.胸部CT提示:双下肺炎症。4.痰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5.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经验与体会】

该病例为典型的医院感染病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

1.HAP的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  

胸部X线或CT显示新出现或进展性的浸润影、实变影或磨玻璃影,加上下列3种临床症候中的2种或以上,可建立临床诊断:①发热,体温>38℃;②脓性气道分泌物;③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

(2)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若同时满足以下任一项, 可作为确定致病菌的依据。① 合格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性粒细胞数>25个/低倍镜视野,上皮细胞数<10个/低倍镜视野,或二者比值>2.5:1)、经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组织或无菌体液培养出病原菌,且与临床表现相符。② 肺组织标本病理学、细胞病理学或直接镜检见到真菌并有组织损害的相关证据。③ 非典型病原体或病毒的血清IgM抗体由阴转阳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呼吸道病毒流行期间且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呼吸道分泌物相应病毒抗原、核酸检测或病毒培养阳性。


2.HAP的危险因素:

发生HAP的危险因素涉及各个方面,可分为宿主自身和医疗环境两大类因素。宿主因素可包括老年、误吸、基础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等)。免疫功能受损、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失常、颅脑等严重创伤、电解质紊乱、贫血、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长期卧床、肥胖、吸烟、酗酒等。医疗环境因素可包括ICU滞留时间、侵袭性操作、应用提高胃液pH值的药物、

应用镇静剂、麻醉药物、头颈部及胸部或上腹部手术、留置胃管、平卧位、交叉感染(呼吸器械及手污染)等。患者往往多种因素同时存在或混杂,导致HAP的发生、发展。


结合该病例,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接受头颈部手术等,以上均为该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


3.医院感染防控要点:

预防HAP的总体策略是尽可能减少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所有医护工作均需要遵循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和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加强员工感染控制的意识教育,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保障医疗器具消毒灭菌,严格无菌操作,落实目标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


4.关于HAP与VAP

尽管HAP早期的定义包括了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后发生的肺炎。但由于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在临床特征、经验性治疗和预防策略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2018年《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以是否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或气管切)作为HAP及VAP目标人群的区分。由于地域与认识之间的差别,目前欧美国家对于HAP/VAP的定义仍然存在争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2018年《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采用具有不同含义的HAP/VAP新定义,但仍然认为VAP是HAP的特殊类型。在临床医院感染病例上报时,应注意两者区别。




作者:蚌医一附院  张向君

图文:安庆市立医院  汪文怡

审核: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彭志亮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丁萍

本文首发自安徽感控之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