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4 ISC 华山特约 | 梗死大小对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启动抗凝时机的影响——一项ELAN研究的事后分析

2024-02-09作者:李稳资讯
原创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贺智娇 应云清









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后的抗凝治疗启动时机仍存在争议;尽早启动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早期卒中复发风险,但同时也增加了缺血性卒中早期出血风险。目前国际上多采用【1-3-6-12】原则进行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后的抗凝治疗:即TIA 患者发病第1天启动抗凝治疗;轻型卒中患者(NIHSS<8分),发病第3天启动抗凝治疗;中度卒中患者(NIHSS 8-15分)发病第6天如无出血转化则启动抗凝治疗;重度卒中(NIHSS >16分),发病第12天无出血转化后即可启动抗凝治疗。但随着临床实践和相关观察性研究结果发布,这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2023年发表在NEJM杂志上的ELAN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示1-2-6-12的抗凝方案可能过于保守。


image.png


ELAN研究

ELAN研究基于随机前的CT平扫或MRI平扫影像,根据梗死大小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卒中三组:

1)轻型卒中组:梗死直径≤1.5cm,或者多发小斑点状梗死;

2)中型卒中:MCA、ACA或PCA的皮层浅表分支梗死,MCA深部分支梗死,内边缘带区域梗死,或两个轻型卒中定义的梗死病灶;

3)严重卒中组:MCA、ACA或PCA整个区域梗死,MCA的两个皮层浅表分支梗死,MCA皮层浅表分支伴MCA深部分支梗死,或>1个动脉分布区(比如MCA伴ACA区域),或2个中型卒中定义的梗死病灶,以及脑干或小脑梗死直径>1.5cm。


所有受试者以 1:1 比例随机分配至早期启动抗凝组或延迟启动抗凝组。早期启动组应于发病早期(即轻中度卒中发病 48 h 内,严重卒中患者第 6~7 d)启动抗凝治疗;而延迟启动组则稍晚启动抗凝治疗(即轻型卒中发病第 3~4 d,中度卒中发病第 6~7 d,严重卒中发病第 12~14 d)。


image.png

ELAN研究的最终结果提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伴房颤患者中,早期使用口服抗凝药其复发性缺血性卒中、全身性栓塞事件、严重颅外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及血管性死亡的发生率估计较延迟抗凝治疗低2.8%至高0.5%。


ELAN研究事后分析


ELAN研究的事后分析,旨在探究梗死大小是否会影响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抗凝时机,且对比不同中心对ELAN研究所定义的中重度卒中的评估的一致性及其对结果的影响,拟进一步验证ELAN研究所提供的早期抗凝方案的合理性和临床可行性。


该事后分析最终纳入了MRI或CT上急性脑梗死的证据,或持续时间超过24h并通过CT或MR排除了其他疾病的临床诊断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999人,每组人数及基线资料见下图:


image.png


主要终点为随机化后 30 天复合结局事件(包括缺血性卒中复发、全身栓塞性事件、严重颅外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及血管性死亡)。


该研究在ELAN研究的基础上,对轻中重度卒中的患者分别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示:

1)在各组的患者中,提前启动抗凝患者复合终点事件的绝对数量低于延迟启动抗凝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不增加出血风险;2)提前启动抗凝治疗在严重卒中组的效果最明显(轻型卒中组:2.7% vs 3.0%;中型卒中组:2.8% vs 3.6%;重度卒中:3.7% vs 7.0%)。


研究者们还对比了各中心评估梗死大小的异质性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提示各中心评估梗死大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不对结果造成影响。

image.png

image.png


研究结论

该事后分析再次提示,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的患者,提前启动抗凝是合理的,特别是对于梗死面积大的患者。但是无论是ELAN的主研究还是事后分析均未做劣效性或优效性比较,不能得出早期抗凝优于或不优于延迟抗凝治疗的结论。


此外,该研究对于卒中严重程度的判断是基于梗死大小及部位评定的,而并非临床实际中常用的严重程度即NIHSS评分进行分层,即使是在大梗死组中的患者,中位NIHSS仅为12,这也提示我们根据ELAN标准定义的大梗死患者并不等同于临床症状重的患者,对于NIHSS评分高的患者提早抗凝是否获益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壹生华山特约专题!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