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10月17-21日,2025 ESMO年会于德国柏林正式召开。在当地时间10月19日召开的“上消化道肿瘤优选口头报告专场2”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理伟教授代表团队报告了一项胰腺癌G12D突变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HRS-4642联合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紫杉醇治疗KRAS-G12D突变晚期胰腺癌:一项Ⅰb/Ⅱ期研究"。作为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学编委会编委,王理伟教授受邀对该项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精粹如下。
专家访谈
胰腺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态势,然而其治疗进展却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化疗一直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效果并不理想,人们迫切希望在靶向或免疫治疗方面取得突破。
从胰腺癌靶向治疗的发展历程来看,2019年公布的POLO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该研究显示,约3%~5%的BRCA突变患者在含铂方案控制病情后,使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可获得阳性结果,这开启了胰腺癌真正意义上的靶向治疗时代。
KRAS突变是迄今为止胰腺癌最为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超过90%的胰腺癌患者都能检测到该突变。我们团队开展的一项针对1000多例中国胰腺癌患者样本的大型研究显示,中国人群中胰腺癌野生型患者比例约为17%,高于西方人群。基于此,由秦叔逵教授、李进教授牵头的全中国人群NOTABLE研究,实现了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的靶向治疗获益,但KRAS基因突变型患者的治疗仍是难题。由于KRas基因的特殊性,它曾被视为不可成药靶点,但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如今已取得一定突破。
首个成药进展出现在G12C突变患者中,针对G12C突变的小分子抑制剂让约2%的胰腺癌患者获得了靶向治疗机会,且疗效良好。而G12D和G12V这些突变频率较高的靶点,其成药情况更受关注,一直是医生和科学家探索的目标,相关临床研究也逐步开展。美国率先开展了Ⅰ期临床研究,但Ⅱ期临床尚未进行。
本次报告的这项来自中国的KRAS-G12D抑制剂HRS4642在Ⅰ期临床研究中就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在后续研究中,将其与标准化疗方案结合,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基于前期在胰腺癌患者后线治疗中的爬坡数据,研究团队将其推进到一线治疗,采用GA方案的标准化疗方案加上KRAS-G12D抑制剂,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这项Ⅰb/Ⅱ期临床研究的结果将在2025 ESMO年进行口头报告,基于目前的成果,Ⅲ期临床研究也即将启动,即GA方案联合KRAS-G12D抑制剂应用于初治胰腺癌患者。
HRS4642相较于一般KRAS-G12D抑制剂的特殊之处在于,一般KRAS-G12D抑制剂为口服制剂,消化道反应较大,而HRS4642是静脉制剂,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大减少,且整体不良反应可控。此外,还有一些泛RAS的药物正在研究中,我们也期待这些研究能取得好结果。
本次ESMO年会报告的研究结果显示,共31例患者参与研究,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60%,较以往的疗效数据翻了一番,这一结果十分令人鼓舞。同时,研究也关注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数据。截至7月底递交数据时,PFS时间已经超过7个月,现在即将达到9个月,而GA方案的总生存时间为8.7个月。基于此,我们对HRS-4642联合GA方案的疗效持有充分的自信,并将在后续的Ⅲ期临床研究中进一步将这一联合方案推进到一线治疗,期望能让约40%的KRAS基因突变患者,即大约占胰腺癌患者三分之一的KRAS-G12D突变人群在一线治疗时就能使用该药物并从中获益。
基于Ⅰb/Ⅱ期的研究结果,Ⅲ期临床研究计划将治疗方案推到一线。若能取得阳性结果,胰腺癌患者将更早、更及时地获得药物治疗,这有望改变胰腺癌的治疗格局。
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药物耐药问题,包括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目前研究的客观缓解率为60%,对于那些未能得到缓解的患者,其背后的原因仍有待探索。另外,目前有效的患者若后续出现继发性耐药,也需要深入研究背后的机制。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转化研究,探索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以延缓继发性耐药的产生,或者逆转原发性耐药,并探明耐药的患者是否还有其他治疗选择。
总之,这项研究是胰腺癌靶向治疗领域取得的阶段性进展。针对KRAS这一重要驱动基因,未来或许会有更多药物问世。同时,胰腺癌除了KRAS基因外,还有TP53、SMAD4和CDKN2A三个主要基因,我们希望未来能够通过更精准的患者分型和更深入的转化研究,发现更多有效药物,最终造福所有胰腺癌患者。
审阅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王理伟
整理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黄琳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