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攻坚与突破:王峰教授解析晚期结直肠癌治疗困境与创新路径

2025-05-03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2.35.png

2025年4月18-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在泉城济南正式召开。又是一年春好处,全国肿瘤学界的专家们再次会聚一堂,共同关注肿瘤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临床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并一同见证多项CSCO肿瘤诊疗指南的更新版发布及全新指南的面世。


中国医学论坛报有幸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进行了专访,现将采访内容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专家访谈


video



01

目前,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面临哪些挑战,您和团队面临这些挑战开展了哪些探索?


王峰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wangfeng-nk-202303.jpg

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领域,目前仍面临诸多瓶颈和调整。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于胃癌和食管癌的治疗中,已确立为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展现出卓越的临床疗效。然而,结直肠癌的治疗情况与之存在一定差异。微卫星稳定型(MSS)结直肠癌在晚期患者中占比高达约95%,其肿瘤免疫微环境呈现“冷肿瘤”特性,导致免疫治疗效果不佳。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采用PD -1单药治疗此类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不足5%。 


 既往研究中,本研究团队及其他科研团队均开展了相关探索,尝试运用抗血管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用于MSS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尽管该联合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治疗效果,但提升幅度有限,ORR仅达到10%左右。基于此,本团队开展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导致耐药的重要因素。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采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联合抗血管治疗与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HDACi联合免疫治疗会诱导血管异常增生,进而阻碍T细胞浸润;而抗血管治疗的引入能够促使肿瘤血管恢复正常化,协同提升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数量与功能活性。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团队提出了全新的治疗方案——CAP方案,即HDACi +抗血管治疗+免疫治疗。该方案在MSS型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提升优势。值得特别强调的是,鉴于该新型联合治疗方案与传统化疗、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存在本质差异,建议采用i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在治疗初期出现短暂的病灶增大现象(假性进展),但随着持续治疗,最终实现了持久的病情缓解。 


 此外,本团队持续积极探索其他联合治疗方案。在一线治疗研究中,通过对比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化疗以及抗血管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旨在探寻更为优化的治疗策略。目前,该研究已完成患者入组工作,正处于随访及后续跟踪治疗阶段。


从国际研究动态来看,新型治疗靶点的探索持续取得进展。我近期在《癌细胞》(Cancer Cell)发表的preview论文中也评述了通过特定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突变负荷升高,从而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并协同免疫治疗的前沿策略,该方向已成为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同时,分子标志物筛选在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2019年,我们团队就提出DNA聚合酶ε/δ(POLE/POLD1)基因可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值得关注的是,2024版NCCN指南已将POLE/POLD1突变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并列作为免疫治疗指导标志物。2025版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也将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治疗纳入已接受过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治疗且存在POLE/POLD1突变患者的Ⅲ级推荐治疗方案。


整理丨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


专家简介


王峰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院长助理、内科主任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副院长

UT MD Anderson 肿瘤中心博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委会常委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