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12年度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分布特征

2021-09-13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2021年8月28日,徐英春教授等在《中国真菌学杂志》[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1, 16(4): 234-242]发表了《2012年度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小编将这篇文章中的主要结果汇总在下面。


侵袭性真菌病是临床的一类重要疾病,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部分。随着易感人群的增加,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居高不下。最常见的病原菌是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菌,其中,白念珠菌最多,其次为光滑念珠菌。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是中国首个针对侵袭性真菌病的全国性多中心研究。本研究作为CHIF-NET项目的一部分,收集了中国地区22家医院1619株酵母样真菌,通过菌种鉴定、体外药物敏感性等数据分析,为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中15个省份22家医院2012年度(2011年8月1日——2012年7月31日)门急诊及住院患者检出的侵袭性酵母菌菌株,同时收集菌株相关的临床及实验室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菌株分离时患者所在的科室(门诊、急诊、病房,病房细分科室包括内科、外科、ICU、其他科室)。侵袭性酵母菌收集的标本类型包括外周血、其他部位(包括腹水、脓肿、静脉导管、脑脊液、肺泡灌洗液、胆汁、胸腔积液、组织、关节积液和胃液),剔除同一患者7d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的菌株。


研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结合ITS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K-B)测定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药物敏感性。



结果

01
侵袭性酵母菌分布情况

CHIF-NET项目2012年度收集的1619个菌株中,白念珠菌整体分离率高达43.48%(见表1)。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所占比例47.4%。隐球菌属中,97.1%为新生隐球菌复合体,毛孢子菌属总体少见,其中最常见的仍为阿萨希毛孢子菌(77.8%),具体情况见表2。

表1.png

表2.png

02
样本分布

样本类型中,血流来源的标本类型菌株数量最多 (626株,38.7%),其次为腹水标本(354株, 21.9%)及脓肿(159株,9.8%)。念珠菌属在大部分的标本类型中最为常见,其中在血流标本分离菌株中占94.4%(591株);而血流中隐球菌仅为3.4%(21株)。念珠菌属中常见的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菌种,在非血流标本中比例大于血流标本比例(血流标本比例:25.0%~41.6%)。

03
患者性别比例、年龄分布

检出侵袭性酵母菌患者中男性占比一半以上 (62.14%),女性患者相对较少(37.80%);年 龄范围0~94岁,其中≥65岁患者498例(30.76%)。


04
科室分布

在分离的菌株中,急诊患者5.37%(87例),门 诊患者3.15%(51例),未知病区患者54例。1427(88.14%)例住院患者中,内科检出 24.21%(392例),外科27.74%(441例),ICU 29.28%(474例),其他科室(包括儿科、妇产科、皮肤科、五官科、中医科病房等)占比较少 (共7.41%)。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ICU。


05
菌株鉴定复核情况

CHIF-NET 2012年中所有收集的菌株采用Vitek MS进行鉴定,质谱鉴定未出结果的菌株采用分子测序方法进行进一步鉴定。Vitek MS和ITS测序鉴定发现,复核鉴定与原始鉴定的一致为87.28%(1413/1619)。

06
体外药敏试验

1619株分离株药敏结果见表4。


表4.png

07
不同菌株在各医疗机构的分布差异

虽然白念珠菌为临床最常见的念珠菌种,但其发生率在不同医疗机构存在显著差异,最高为北京协和医院(PU),占12.78%,最低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Z2),仅占1.14%。除东北地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1)以外,白念珠菌是所有参与研究单位分离株中最常见的念珠菌种,热带念珠菌在近一半(45.45%)的医院是检出率排名第二的念珠菌种,发生率在16.67%~29.79%之间(见图1)。


微信图片_20210913112204.png

图1 2012年参与CHIF-NET的22个监测点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本文节选自《2012年度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分布特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