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63岁阿姨身体里居然埋了16颗“定时炸弹”!

2020-09-28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浙大二院滨江院区25号手术间,工作中…


微信图片_20200928153048.jpg


猜猜一个人身上可以长多少动脉瘤?

我没数清楚,像老树盘根;

能想到可以长动脉瘤的地方都长了!

只好静下心来慢慢栓,还不能影响血流!

病因既不像马凡,也不像白塞,还不像埃唐...

先解决眼前危机吧!

栓塞2小时,支架半小时!

希望瘤瘤们安静下来!

不要再闹了~~~

——Dr.Chen



微信图片_20200928153053.jpg


前不久,浙大二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兵接诊了一位63岁的女患者,腹腔及盆腔内的动脉血管上长了多个动脉瘤,粗略数了数,仅肉眼可见的地方就有16个动脉瘤。


“凡是能想到可以长动脉瘤的地方都长了!”陈兵主任从医30多年来,一个人同时长这么多动脉瘤还是第一次遇见。 


01

腹腔和盆腔里长了16颗动脉瘤 必须手术的就有7颗


这位女患者姓周(化名),是舟山的一位渔民。前不久,她到当地医院去体检,做了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意外发现腹主动脉上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动脉瘤,其中最大的直径有8厘米左右。


这几个动脉瘤就像“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一旦动脉瘤破裂,患者将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当地医生建议尽快去血管外科治疗。


周阿姨不敢耽搁,马上到当地医院就诊。没想到进一步检查发现,腹腔及盆腔内的动脉瘤远不止三个,包括腹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脾动脉等在内,凡是能长动脉瘤的地方都长了!


由于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当地医生建议周阿姨到上级医院治疗。前不久,她找到了浙大二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兵主任医师。


陈兵主任为周阿姨做了仔细检查,这些动脉瘤大小不一,最大的是在腹主动脉瘤上,其中破裂风险较高、必须马上手术摘除的有7个。经过学科多次讨论和同家属密切沟通,陈兵主任为周阿姨做了手术。


微信图片_20200928153106.jpg


由于动脉瘤数量较多,手术中需要精准找到有破裂风险的动脉瘤,对其进行栓塞封堵,同时还不能影响血流。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为患者实施了微创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手术、并分别对7处非常容易破裂的动脉瘤进行弹簧圈栓塞治疗,排除了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周阿姨体内的多个“不定时炸弹”被顺利拆除。手术后,周阿姨康复得很好,上周四出院回老家了。


02

为什么会长这么多动脉瘤?是因为结缔组织疾病引起的


为什么周阿姨身上会同时长这么多个动脉瘤?


陈兵主任说,常见的动脉瘤通常是动脉硬化后中膜组织降解或细胞凋亡,造成结构强度降低,结合高血压的冲击等逐步扩张形成,通常有其发生的常见部位,比如肾下腹主动脉/髂动脉等。此患者虽然也进入高龄,但如此多的动脉瘤更多考虑是由于患者先天性的结缔组织病变引起的。通俗来说,就是病人的血管壁的结缔组织发育不全或有先天性缺陷,比较薄弱,比正常人的弹性要差,因此经过日积月累的血流冲刷,就比正常人更容易形成动脉瘤。


“结缔组织病变往往和基因有关,最常见的比如有埃勒斯-当洛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等,这些先天基因疾病往往都伴有结缔组织薄弱的症状,容易伴有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的发生。至于周阿姨到底是哪种结缔组织疾病,目前还不明确。”


03

秋冬季是动脉瘤破裂的高发季 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个检查


动脉瘤并不是肿瘤或恶性疾病,只是血管扩张后长得像一个“肿瘤”,所以不用担心是恶性肿瘤。动脉瘤往往是由于动脉硬化、感染、先天性动脉血管中层发育不良、外伤等原因形成,大多数情况动脉瘤并无症状,而一旦发生破裂,则表现为急性失血性休克、血腹,抢救不及时可能发生死亡。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动脉弹性会比年轻时候差,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影响,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也会使血管弹性变差,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动脉瘤。


生活中,大家听得比较多的关于动脉瘤的类型,包括颅内动脉瘤、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等。实际上,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包括非常隐匿的内脏动脉瘤。


动脉瘤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据统计,约有50%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因动脉瘤破裂死亡。特别是内脏动脉瘤由于临床症状非常隐匿,很难及时发现,一旦破裂出血,由于诊断需要一定的时间,等诊断清楚了,可能时间上来不及抢救,如肾动脉瘤破裂死亡率超过80%。


“以前认为内脏动脉瘤发病率不高,只占所有动脉瘤的1%-2%的比例。实际上,随着技术进步和检测的精细化,内脏动脉瘤的发生率并不低。”陈兵主任说,“尤其是近年来,随着CTA检查在日常体检中的普及,使得内脏动脉瘤的发现率大大提高,很多都是在其他疾病检查或日常体检过程中偶然被发现。”


“很多人认为发生动脉瘤破裂是个小概率事件,实际上它离大家并不遥远。”陈兵主任提醒,如果年龄在60岁以上,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到了秋冬季,天气变冷血管收缩,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如果已经形成了动脉瘤,这个时候血压又控制不好,就随时可能发生动脉瘤破裂。建议定期到医院做个体检,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来源:浙大二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