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2017-2021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发布

2022-08-05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五年总科技量值

微信图片_20220805104722.png

“科学测度医学机构科技活动,构建优化科技评价数据集群,持续跟踪重要科技进展,深入分析科技实力要素,拓展科技评价广度深度,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科技人员致志、潜心、深入、持久开展科研攻关,始终强调把论文写在祖国和世界大地上,推动高质量医学科技成果产出。”8月4日,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发布,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评估的宗旨和意义。


微信图片_20220805104726.jpg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刘登峰监察专员致辞。他强调,科技评价对医学科技创新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希望中国医学科学院作为国家寄予厚望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不断创新医学科技评价方式,丰富医学院校/医院科技评价内涵,使评价结果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决策,服务于学科建设,服务于事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805104727.jpg


王辰院长现场解读了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报告和今年首次测算并发布的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报告。科技量值评价品系根据医学机构科技现状与发展规律在严格遵循基本原理和原则的前提下,不断进行优化完善,其格局与逻辑清晰,指标全面,对我国新发展阶段医学机构提升科技发展质量发挥导向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805104729.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作为国家权威医学研究机构,在医学科技评价领域持续开展探索。科技量值(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 STEM)是围绕科技活动全过程,覆盖创新活动全链条,以统一标准、统一来源、统一方法,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科技条件三方面反映科技活动影响广度和深度的综合测算值,已历经了五年的研究和发展历程。今年主要从五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是拓展国际权威指南范围,二是重视高价值专利及专利转化,三是不断加大学术不端惩戒力度,四是构建机构规范体系,五是立足长效机制建设,设立面向科技评价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数据监督机制。


此次会议首次发布了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总科技量值(Accumul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 ASTEM),一般以五年为周期,充分考虑了科学研究的长期性特点,立足当前科技评价的价值取向,基于最新完善的指标体系和约5年数据累积测算结果,实现评价周期的长短结合。年度评价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督促机构开展科学研究,而五年总体评价能更好地反映医学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的科技实力,两者结合体现了评价的时效性和稳定性,从科学评价角度更加符合规律地促进医学科技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805104734.png

向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位列前10的在京医学院校颁发奖牌


2021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研究对象覆盖全国110所独立医学院校和设立医学学科的综合大学。综合分值位列前10的医学院校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学科)、浙江大学(医学学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

微信图片_20220805104736.jpg

向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综合分值位列前10的在京医院颁发奖牌


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研究对象覆盖全国1641家三级医院,此次发布综合及31个学科前100位医院。综合分值位列前10的医院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微信图片_20220805104738.jpg

向中国医学院校五年总科技量值位列前10的在京医学院校颁发奖牌


中国医学院校五年总科技量值综合分值位列前10的医学院校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学科)、浙江大学(医学学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


微信图片_20220805104740.jpg

向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综合分值位列前10的在京医院颁发奖牌


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综合分值位列前10的医院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自2018年首次创新提出科技量值(STEM)的概念以来,中国医学科学院不断丰富科技量值品系,科学确定标准,提高数据质量,持续增强评价结果的导向性。2019年首次设立了医学院校科技量值,今年首次设立发布了医学院校和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


中国医学科学院将继续以推动国家医学科技发展为己任,始终坚持以大格局、宽视野、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医学科技评价,助力我国医学机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和卫生健康事业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微信图片_20220805104742.jpg


发布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姚建红主持。为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在京医学院校和医院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李青、党委副书记张勤、副院长王健伟、纪委书记王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负责同志及研究团队现场参加发布会。会上向2021年度科技量值和五年总科技量值位列前10位的在京医学院校、医院代表颁发了奖牌。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新闻中心

文字|医学信息研究所

图片|童林 朱兴鑫 郭志晨

监制|王云峰  主编|高翠峰

编辑|沈青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