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视频访谈|陈荣昌教授:应对疾病诊治需求,完善呼吸危重症学科建设

2019-03-22作者:马赛马拉资讯
呼吸危重症论坛

3月22-24日,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呼吸危重症论坛在山城重庆召开。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就呼吸危重症学科建设和发展接受了访谈。


当前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的策略

首先,从学科特点来讲,很多重症病人,包括重症肺炎、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等经常都要面临呼吸的问题,包括严重呼吸困难,严重低氧血症还有肺部感染、人工气道、呼吸机应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呼吸学科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国外多数呼吸学科设置都是将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作为一个整体,既能够照顾到呼吸疾病本身,也能够照顾到重症病例的诊治问题。国外还有不少医院的呼吸科设置,将呼吸危重症与睡眠障碍都纳入其中。所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国外学科发展的理念,我们把中国的呼吸科积极转变为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要是为了满足临床诊治需求和切合学科发展特点。

然而,我国从呼吸科转变为呼吸危重症医学科还有个转折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危重症医学,只有少部分医院有小型ICU,诊治手术后患者或呼吸衰竭患者。随着21世纪我国危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经过SARS等一些重大社会事件,我们看到危重症医学在应对一些突发事件、危重症患者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正是由于国家和有关部门对危重症医学给予了大力支持,整个危重症学科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对我国应对重症患者的能力有非常大的提升。

重症医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做,包括专门做急诊、手术后、创伤或者心血管类的专科ICU,随着学科发展的成熟,会体现一些专科的特点;专门做内科重症救治的ICU,主要是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联合发展,去应对内科疾病导致的危重症患者,这是当前国外的主流模式,也是我们寻求发展的方向。总体而言,我们经历了单纯的呼吸内科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共同发展阶段,我们需要适应新的医学需求,积极调整我们自己的培训的计划和学科管理计划,才能更好地应对现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疾病诊治的需求,提高医疗水平,提高治疗成功率。

结合PCCM学科建设标准,规范呼吸与危重症科室建设

学科要发展好,必须有标准。中国医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专家们共同起草了呼吸危重症医学科,即PCCM专科的学科建设标准。结合我国不同地区和医院之间存在的差距,我们列出了不同的标准,包括示范、优秀、达标。这个标准从无到有,会根据学科发展逐情况逐步调整,但总的来讲,有这个标准,为学科的建设提供了一个示范和目标,也通过一系列相互参访,逐步形成PCCM学科建设的理念,完善学科建设。希望经过若干年以后,我们每一个地区都有这样规范的PCCM学科,应对疾病的诊治需求。

PCCM医师规范化培训未来的工作计划与设想

作为行业学会,首先要提出理念和标准;其次,通过学会的专家组拟定契合实际的标准;第三,学会推动医院之间交流参访;第四,学会通过建立培训和教学体系,推动人才培训体系逐步完善。 

(中国医学论坛报李妍采写,冯超制作视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