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曹文斋:“医”往情深,铅衣下的“护心人”

2021-12-10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人文

2021-11-24_165930.jpg


曹文斋 主任医师


曹文斋,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主任医师,现任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心血管内科党支部书记,是浙江大学博士后(在站)、川北医学院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第十二批和十四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自贡市第四批“双千计划”杰出创新人才。


有一类医生,需要在辐射下,身穿几十斤重的铅衣,奋战在手术台几个小时不能休息。


有一位医生,手机号码24小时对患者开放,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只为能在第一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堪称‘救命热线’。


有一位医生,始终关注用怎样的方式,才能与患者更快、更好地沟通,哪怕患者不理解,仍然以拯救患者脱离病痛为己任。


世间有一种痛苦,叫作‘竭尽全力也无能为力’;世间也有一种无畏,叫作‘明知困难也一往无前’。


“刀尖上起舞”,

为心房颤动患者“护心”


曹文斋从事心血管疾病救治工作已有14年,具有丰富的心血管疾病诊治及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经验,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14年的从医经历,加之在心血管内科见惯了生离死别,曹文斋始终提醒着自己,切勿使内心蒙尘。


曹文斋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在心房颤动方面的研究已进入国际行列。他夙兴夜寐、敢于担当,大力推动了两大国家级中心的建成。


“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够摄人心魂,是因为那是生命脉动的交响。放射线下,曹文斋常年身穿20多斤重的铅衣,弓腰扛起生命之重。为了让千万患者重获“心”生,他甘作那汗水浸透衣背的“护心人”。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大大升高了患者死亡和脑卒中的风险。抗凝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国内患者抗凝治疗的比例极低。


为救治更多的心房颤动患者,曹文斋从未懈怠分毫。他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常常钻研到深夜,在心血管内科开展了多项房颤研究,使得房颤患者的救治率大大提高,让多少个家庭重拾欢声笑语。而他的研究,也获得了欧洲房颤基金10000欧元的资助,而在国内仅有2个项目获此殊荣。


为此,他为房颤中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荣幸的是,2017年12月,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被正式授予“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的称号。


私人版“生命热线”,

医者初心未敢忘


曹文斋勤奋好学,潜心研究心血管疾病。作为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医疗总监,他主动挑起建设国家级胸痛中心的重担。


遥想当初,为了胸痛中心的顺利建成,多少个寂静的深夜里,曹文斋办公室的灯光都还在亮着。他坚持不懈地为之奔波,只为能救治更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多的心血管急症患者,让更多的患者重展欢颜。


凭借着这份铁的坚持,2018年4月,曹文斋带领科室的同事,最终接受了中国胸痛中心总部正式授牌,自此,自贡市人民医院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


“老师”“医生”“学者”“研究者”,这么多的称呼中,曹文斋说他最珍视的始终是——“医生”这一暖心的称呼。他常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因为,他一直铭记着,没有什么比治病救人更重要,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只有敢担风险、竭尽所能,才能回报患者家属的生命之托。


心内科可能是医院里医生最忙碌的科室之一。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心血管疾病起病急,几乎瞬间即可令生命陨落,所以,第一时间处理尤为重要。


除了手术和查房时,曹文斋的手机总会频繁响起,呼叫他的则大多是他的患者。在他的手机里,存有姓名和病情简介的患者就有上千人,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记录的。所有的陌生电话他从不漏接或拒接,因为他知道,也许电话那头就是一条生命。患者发病时,拨打急救电话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曹文斋会在此期间给予患者家属最有效的处理意见,为生命续航,他的手机也就成为了知名的私人版“生命热线”。


“这十多年,我救了许多条命,也曾面对很多生命而无能为力。每当面对病情垂危的患者,我总是提醒自己,无论能否救活他的命,都要以最好的状态来挽救。”


十余年如一日,其中包含了太多的艰辛和困难。家人无法陪伴、患者不能挽救、患者家属不能理解、忙碌起来根本没时间休息,以及手术台前不可避免的辐射等,而这些在他的描述中,好像都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似乎他拯救生命的初心,早已在十余年中沉淀,贯彻一身,从未忘怀。


重症守护艰难,坚持方得始终


还记得那天深夜,一青年女性患者突发胸痛,随即出现严重心力衰竭,生命垂危。


紧急手术是唯一的选择,但手术风险极大。换句话说,医生所面临的职业风险是难以估量的。


但每当遇到类似情况时,曹文斋从未想过退缩甚至推卸责任。如往常一样,他毫不犹豫、当机立断为患者实施了手术。以其娴熟高超的医术,曹文斋很快完成了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左冠状动脉闭塞,并将支架准确植入病变部位。很快,患者血流恢复了正常,血压开始上升,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作为医者,风险无处不在,包括患者手术的风险和对医者的创伤。但一切不可避免,总要积极面对,总结、累积经验,向着困难前行。曹文斋总说,他不想停下来,也闲不下来,总想把时间填满,总想让更多的患者获益。这是他,一名心内科医生最真实的心声。


无论何时,只要手术需要,曹文斋都会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并完成术前准备。穿上厚厚的铅衣的他,在辐射下也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被称为“铅衣人”的心内科医生的使命就是:打通血管,把患者从鬼门关里拉回来。


4分钟,这是挽救心肌梗死患者的黄金时间,也是心肺复苏的最佳时间。为了这4分钟,曹文斋的手机24小时对患者开放;为了这4分钟,曹文斋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心肺复苏;为了这4分钟,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了胸痛中心,全力打造更快的生命通道、更好的救助网络,给心血管患者更大的生命保障!


就诊90分钟内开通血管是心肌梗死救治的国际标准,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目前以58分钟的平均成绩位列四川省内医院的前列。


他是铅衣下的生命卫士,举重若轻;他是“刀尖舞蹈”后的“汗人儿”。每当成功挽救患者、脱下20 多斤重的铅衣时,他总会乐呵呵地露出“憨憨”的笑容。他就是患者眼中的“护心人”。

通讯员:四川省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门玉霞 杨弘毅 

中国医学论坛报 王淳 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