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文弄懂药物性肝损那些事,保健品也会引起肝损!

2021-10-1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病例分享】

女,56岁,长期因为皮肤干燥,无光泽等原因,听信宣传,使用某保健品,使用后自觉皮肤有光泽有弹性,近几月来查肝功能转氨酶升高,经过专科各种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全身系统性疾病等常见可能性后行肝组织学病理检查。

微信图片_20210924112553.jpg


病理发现,肝组织没有坏死,汇管区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胆管无明显损伤,但该病人有明显的肝窦扩张,肝细胞板瘦小萎缩。没有发现肝内门静脉、肝中央静脉等血管的栓塞与萎缩。考虑药物性肝炎。

继续询问使用保健品情况,发现保健品含有儿茶酚成分,这个儿茶酚是可以出现这种肝损伤特点的。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


【保健品等引起的肝损伤流行情况】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应用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等较为随意,医务人员和公众对药物安全性问题和药物性肝损的认知尚不够,因此药物性肝损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TCM-NM-HP-DS 或保健品、膳食补充剂作为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在全球越来越受到重视。2013年,冰岛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该国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占药物性肝损病因的 16%,美国 DILIN 数据显示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占 DILI 病因的 20%以上,并且保健品、膳食补充剂更是易于购得。


在美国,绝大多数保健品、膳食补充剂未按照药品标准研发,无须临床前和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验证,也无须通过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即可上市。以上因素均增加了滥用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引起药物性肝损的风险。因此,欧盟已要求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应严格按照《欧盟传统草药产品指令》注册后方可上市。


我国人口众多,由于受文化、观念影响,保健品、膳食补充剂使用非常广泛,更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管,因此,没理由认为我国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对肝脏伤害的比例会比较低。


【肝损伤的高危因素】

(1)年龄:高龄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易感因素。


(2)性别:女性可能对某些药物表现出更高的易感性,且易于呈现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点。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引起的肝损伤在女性中也更多见。


(3)基础疾病: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出现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更高。


【药物性肝损伤有哪些表现?】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通常无特异性。


潜伏期差异很大,可短至 1 至数日、长达数月。多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血清 ALT、AST 及 ALP、GGT 等肝脏生化指标不同程度的升高。部分患者可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淤胆明显者可有全身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和瘙痒等。


少数患者可有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甚至关节酸痛等过敏表现,还可能伴有其他肝外器官损伤的表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肝衰竭。慢性药物性肝损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并有腹水、黄疸、肝脏肿大等表现。


【药物性肝损伤如何确定】

当前,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仍属排他性诊断。


首先要确认存在肝损伤,其次排除其他肝病,再通过因果关系评估来确定肝损伤与可疑药物的相关程度。诊断评估方案主要有因果关系评估法(RUCAM)。RUCAM 由 CIOMS 在 1989 年首次推出,1993 年修改完善(称为 Danan 方案)。


曾有过多种评估法,实践证明,RUCAM 仍是当前设计最合理、要素最全面、操作最方便、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的药物性肝炎诊断工具。


【什么情况下需要肝穿刺】


下列情况应考虑肝组织活检:


(1)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仍不能确诊药物性肝炎,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肝炎仍不能排除时;


(2)停用可疑药物后,肝脏生化指标仍持续上升或出现肝功能恶化的其他迹象;


(3)停用可疑药物 1~3 个月,肝脏生化指标未降至峰值的 50%;


(4)怀疑慢性药物性肝炎或伴有其他慢性肝病时;


(5)长期使用某些可能导致肝纤维化的药物,如甲氨蝶呤等。


【药物性肝炎的治疗】

药物性肝炎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1)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


(2)应充分权衡停药引起原发病进展和继续用药导致肝损伤加重的风险;


(3)根据 DILI 的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4)急性肝衰竭等重症患者必要时可考虑紧急肝移植。


【预防】

我国人口众多,一方面,公众对药物性肝炎的认知和警惕性相当欠缺;另一方面,人群中普遍存在中草药、保健品、食物添加剂无害及自然植物无毒的观念。


因此,药物性肝炎防治形势较为严峻,加强安全用药的公众健康教育,特别是要消除中草药、保健品、食物添加剂无肝毒性的错误认识。


作者:谭友文  江西省人民医院

文章首发自医学之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