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胆道恶性狭窄、内镜下支架术前,乳头括约肌切or不切?

2021-09-1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胆道恶性狭窄内镜下支架术前乳头括约肌切或不切?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是无手术指征的胆道恶性狭窄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通常根据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可选择放置塑料或金属支架,而金属支架由于口径大、畅通时间长常被使用。然而,放置支架前是否要做括约肌切开(EST)这一细节易被忽视。事实上,一些研究聚焦于此,但结论尚有争论。因此,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和我们的研究结果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微信图片_20210910105047.jpg



通常,我们的想法:



EST的优点:

1、  便于支架置入,特别是多根支架的置入

2、  便于进行其他胆管内操作,如胆管内活检、胆道镜检查

3、  减少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EST的缺点:

1、  增加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穿孔

2、  增加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如支架移位、堵塞、感染


微信图片_20210910105050.jpg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




1.  EST是否有利于支架置入?

对于多支架和胆道内的其他操作如活检,EST显然能增加操作便利,也常规被使用。对于胆道下段梗阻通常置入单个单口径塑料支架(10F)或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多个研究显示EST并不影响支架置入。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置入单支架时除非乳头开口小或者伴缩窄性乳头炎影响操作,EST并不必要。

微信图片_20210910105053.jpg



 2.  EST是否减少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多个研究显示EST能减少术后胰腺炎。大口径支架放置后压迫胰管开口,而EST能减少压力从而减少胰腺炎的发生。尽管对于恶性胆道梗阻的多个研究显示EST同样能减少放置支架后的胰腺炎发生,这一结果仍有争论。支架的类型、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插管的容易程度、病变的类型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结果。


2015年的一个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13:1151-8)显示,EST并不增加胰腺癌相关胆道狭窄的患者放置全覆膜SEMS后的胰腺炎发生率。2016年,一项荟萃分析(DigEndosc 2016;28:394-404)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而对于非胰腺癌的胆道恶性狭窄是否存在同样的结果?我们之前的研究显示,近端胆道恶性梗阻放置SEMS后行EST能有效减少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HBPD 2012;11:643-9)。2014年的一项纳入3个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WJG 2014;20:14033-9)显示,EST能减低胆道恶性狭窄支架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OR = 0.34, 95%CI:0.12-0.93, P = 0.04),但其纳入对象未能比较胰腺癌和非胰腺癌患者。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单支架置入对于胰腺癌引起的胆道梗阻并不增加胰腺炎发生率,对其他类型可能增加其风险,而EST可能减少其风险。



3.  EST是否增加出血、穿孔的风险?

EST是ERCP出血风险的主要原因。同样,2014年的荟萃分析显示,EST将胆道恶性梗阻支架置入后胆道出血的风险增加近10倍。而2015年的随机对照研究并未显示EST能增加急性并发症,这可能与该研究中使用的全覆膜SEMS有关。而穿孔更多的与插管前针刀预切开有关,放置支架前EST相关的穿孔发生率仅为0.66%。几个研究并未显示EST能增加相关穿孔发生率。

微信图片_20210910105056.jpg



4.  EST是否增加支架移位、堵塞和感染的风险?

尽管有研究认为,未行EST放置塑料支架可能导致移位发生率增加,这可能与胆道压力增加有关。多数研究认为EST能增加支架移位的发生率。通常非覆膜SEMS支架能根植于胆道,较少发生移位,而覆膜SEMS则移位发生率相对较高。


2008年一项研究显示,EST后覆膜SEMS的移位率高达16%,而未行EST其发生率仅为3%。上述2015年的随机对照研究对胰腺癌导致的胆道下段狭窄患者同样使用了全覆膜SEMS,结果显示EST组和非EST组支架移位堵塞率、患者生存率并无明显差别,因此该研究认为支架置入前无须行EST。


事实上,多种因素可能影响研究的结果,如EST的程度、操作者的经验、支架的型号和直径长度、胆道的直径、狭窄的程度,而这些详细信息并未得到有效分层。


对于胆道远端狭窄的多个研究并未显示EST增加放置SEMS后胆管炎的风险,而我们对近端胆道狭窄的研究结果得到了相反的结论,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5.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是否更能获益?

由于EST大小可能与其并发症密切相关,而多数胆道恶性狭窄的相关研究并未对EST的大小进行分类。为此,来自韩国的一项研究评估了EST小切开对胆道恶性梗阻SEMS置入后的影响(WJG2017,23:1627-1636)。


结果显示,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2.9%,出血为0.8%,且均为轻中度,治疗后好转。胆管癌和非胆管癌、覆膜和非覆膜组术后并发症均无差别,而多支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支架组。


因此,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EST小切开安全有效。然而,该研究并未比较EST和非EST的差别。事实上,临床实践上单纯从放置支架角度,EST小切开已足够。



总结



胆道恶性狭窄置入支架前是否行EST是个临床的小问题,但不留意同样会导致大问题。目前的相关研究并不多,且部分结论尚未统一。


然而,就这个问题的有些方面我们仍可以得到启示:

1、凝血功能异常或服用抗凝药者避免行EST;

2、乳头开口小或者伴缩窄性乳头炎可行EST便于操作;

3、需要复杂胆管内操作或多支架置入前行EST;

4、胰腺癌导致的胆道下段梗阻,单支架置入前行EST并不能获益;

5、非胰腺癌患者存在术后胰腺炎高危因素,如胰腺炎史、困难性插管、胰管造影等,如无预防性胰管支架置入,行EST可能减少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6、EST小切开可能比中等或大切开更能让患者获益。



作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蔡晓波 宛新建

本文来源:宜山论镜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