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不宜运动!

2021-10-03作者:壹声资讯
糖尿病非原创



运动伤不可不防


对于长期从事高强度体育锻炼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更加要注意运动伤带来的危害。有些糖尿病患者年轻的时候是长跑或短跑运动员或是爱好者,长期高强度的训练难免会留下运动伤,这可能会导致膝关节损伤和关节退行性改变、足部压力偏移以及行走步态变化等问题。这类糖友若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将大大增加患上糖尿病足的概率,属于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


此外,运动伤还会使得足部骨组织异常,造成足底压力增高,长时间行走摩擦后容易形成鸡眼、老茧,也是发生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如果患者不知道自身患有糖尿病,没有及时去医院检查,在持续高血糖的状态下,伤口长期不愈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运动伤,演变为糖尿病足


一些患者急于降糖,错误地认为剧烈运动可以多消耗能量,达到控制血糖和减肥的目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如果运动过度,非但起不了治疗作用,还会造成软组织和关节损伤、视网膜出血等,如果引起急性并发症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合理运动,谨防病足


糖尿病患者运动要讲究“四不”原则,防止运动对自身造成的伤害,从而加重病情。


不运动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不宜运动。

1. 高血糖,血糖>14~16毫摩尔/升或血糖波动较大。

2. 明显的低血糖症状,如激动不安、饥饿、出汗、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震颤、一过性黑蒙、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3.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尤其是足部伤口感染严重时。

4. 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5. 严重糖尿病肾病。

6. 严重糖尿病足,如出现溃疡、坏疽等。

7. 严重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出血。

8. 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

9. 新近发生的血栓。

10. 高血压未被控制。


不剧烈


糖友患病超过10年和(或)患有其他不适合剧烈运动的疾病如哮喘、贫血等,需与医生商量,经医生检查后才可进行运动。可以选择步行、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有氧运动,不要选择长跑、踢球等高强度的无氧运动。一般感觉周身发热、微微出汗为宜,不要一味追求大的运动量,以免发生意外。


不着急


糖尿病患者运动十分有讲究,要注意从静止到运动,身体需要逐步适应,根据个人体质、年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适当的运动量。有些老人爱饭后散步,但切忌操之过急,应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再出门散步。用心率来衡量运动量是比较简单的方法,比较适宜的运动时心率为“170减去年龄”,例如60岁的患者,运动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10次,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不空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锻炼。空腹锻炼极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如果糖尿病患者当天运动量比平时大,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和准备些含糖的食物,可随身携带糖果和饼干,以防发生低血糖。独自出门锻炼要随身携带急救卡,以便应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最后,运动要选择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运动前、中、后注意饮水,运动后仔细检查双脚,发现红肿、青紫、水泡、血泡、感染等应及时处理,以免引发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作者:王爱萍

来源:人卫健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