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肺癌诊疗领域,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模式已成为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路径。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MDT团队通过典型病例分享与学术研讨,系统阐述了肺癌全病程管理中的核心策略。
傅国平教授病例:ALK阳性晚期肺癌的靶向治疗与不良反应管理
一例56岁男性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三年、加重两月入院。既往有慢阻肺病史,胸部CT显示双肺多形性改变,PET-CT提示右肺中叶不规则空洞伴多处骨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经穿刺活检确诊为ALK阳性腺癌(T4N3M1C IVB期)。团队采用阿来替尼靶向治疗,患者症状显著缓解,但4个月后出现三级间质性肺炎不良反应。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停药干预后,换用洛拉替尼治疗,随访显示病灶进一步减少,疗效评估达部分缓解(PR)。此病例凸显了靶向治疗中不良反应动态监测与个体化调整的重要性,尤其是间质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规范处置。
专家访谈核心要点
熊德明教授:不良反应管理与治疗趋势
强调医患沟通在不良反应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指出绝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重度事件发生率低。
提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正呈现“去化疗化”趋势,化疗与靶向药物的协同应用可能成为新方向。洛拉替尼在ALK阳性患者中显示出超过五年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优势,值得临床关注。
再次强调患者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患者严格遵循定期复查与不良反应监测,不可因症状缓解而忽视随访。
陈灵修教授:MDT团队协作机制
作为团队核心成员,陈林修教授介绍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中心等多学科协作模式,通过病例讨论、影像-病理联合读片、治疗策略制定等环节,实现肺癌诊疗的精准化与全程化。
范运秀教授:患者教育与精准检测
指出洛拉替尼在ALK阳性患者中的优势,尤其对颅内转移的控制率显著提升,建议作为一线优选方案。
提出患者教育需涵盖服药规范(如饮食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定期监测指标(血脂、心电图、心肌酶谱)及症状主动报告机制,以预防高脂血症、心血管毒性等并发症。
分享一例因经济原因延误精准检测导致疗效欠佳的病例,强调基因检测、PD-L1表达等精准诊断对治疗决策的决定性作用。
傅国平教授:全程管理理念
系统梳理奥希替尼等ALK-TKI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谱系,涵盖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心血管系统(高血压)、代谢紊乱(高脂血症)等八大系统,提出分级管理策略。
结合病例阐释肿瘤全程管理内涵,包括早期筛查、精准治疗、不良反应预警、耐药后应对等环节,强调动态评估与治疗调整的连续性。
结语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MDT团队通过真实病例与学术研讨,为肺癌全病程管理提供了实践范本。从靶向药物的精准应用、不良反应的闭环管理,到患者教育的体系化建设,多学科协作模式正深刻改变着肺癌诊疗格局。未来,随着新一代靶向药物的临床推广与全程管理理念的深化,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有望实现跨越式提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