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研究速递|11月呼吸领域研究进展(下)

2021-12-08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原创

呼吸资讯头图.png

↑↑↑

点我一键到达清单列表



研究速递|11月呼吸领域研究进展(上)


1、11月13日,《胸》(CHEST)在线发表了一项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随机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的耐受性良好,但并没有改善受试者第7天的氧合指数(OI)或其他生理结局,在当前实验设计中开展更大型的试验不可行。

 

该试验计划招募60例符合柏林ARDS定义的患者,由于招募缓慢,招募了49例患者后,该试验入组提前停止。入组患者以1: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接受75mg肠内阿司匹林(n=24)或安慰剂(n=25)治疗,最多14天。主要研究终点是第7天的OI,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安全参数和其他呼吸生理指标。

 

受试者第7天的OI没有显著差异[阿司匹林组未调整平均值为54.4,安慰剂组为42.4,平均差异为12.0,95%可信区间(CI)为-6.1~30.1,p=0.19]。阿司匹林对次要研究终点没有显著影响。两组之间的不良事件数量没有差异(每组13次,比值比为1.04,95%CI为0.56~1.94,p=0.56)。

 

点我阅读原文

 

2、11月1日,中国香港大学在《欧洲呼吸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ACP)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OSA)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BP)及亚临床心肌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表明,在OSA和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的队列中,短期CPAP治疗可改善动态血压,减轻亚临床心肌损伤和紧张。

 

该试验入组的高血压患者至少需要服用三种降压药,且为中度至重度OSA。符合条件的受试者随机(1:1)接受持续8 周的CACP治疗或对照组(没有CAC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和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按血压昼夜节律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显示,共入组了92例受试者(男性75%,平均年龄51±8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40±8 事件·h−1,平均服用3~6种抗高血压药物)。CACP组与对照组相比,24小时收缩压(−4.4,95%CI为−8.7~−0.1 mmHg,p=0.046)、24 h舒张压(−2.9,95%CI为−5.5-~−0.2 mmHg,p=0.032)、日间收缩压(−5.4,95%CI为−9.7~ −1.0) mmHg,P=0.016)和日间舒张压(−3.4,95%CI为−6.1~−0.8 mmHg,p=0.012)显著降低。CPAP治疗只与非杓型患者的血压显著降低有关,而与非杓型患者的血压下降无关。血清肌钙蛋白I(−1.74,95%CI为−2.97~ −0.50 pg·ml−1,p=0.006)和脑利钠肽(−9.1,95%CI为−17.6~ −0.6 pg·ml−1,p=0.036)明显低于对照组。

点我阅读原文


3、11月14日,《胸》(CHEST)在线发表了一项纤维化间质性肺病(ILD)患者体质指数(BMI)和体重变化预后意义的回顾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研究表明,BMI和体重减轻均与纤维化ILD患者的1年死亡率独立相关。BMI和体重减轻可能是临床上有用的纤维化ILD预后指标。

 

该研究招募了来自加拿大六个中心肺纤维化登记处(CARE-PF,推导队列)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ILD登记处的纤维化ILD患者,共纳入了3565例患者。患者被细分为体重不足(BMI<18.5kg/m2)、正常体重(BMI为18.5~24.9kg/m2)、超重(BMI为25~29.9kg/m2)或肥胖(BMI>30kg/m2)。研究人员使用最小二乘法根据每个可用的测量值计算出所有随访年份的体重年度变化,作为最佳拟合的斜率。单独的多变量分析评估了BMI和体重变化与死亡率的关联,并调整了常见的预后变量。

 

结果显示,与BMI正常的患者相比,体重不足的患者死亡率最高(HR为3.19,95%CI为1.88-5.43,P<0.001),在针对ILD-GAP指数调整的分析中,超重(HR为0.52,95%CI为0.36~0.75,P<0.001)或肥胖(HR为0.55,95%CI为0.37~0.83,P<0.001)患者的死亡率最低。在调整ILD-GAP指数和基线BMI类别后,1年内体重减轻≥2kg的患者在随后一年的死亡风险增加(HR为1.41,95%CI为1.01~1.97,P=0.04),其中体重减轻较大的患者的风险处于平台期。在验证队列中观察到了一致性的结果。

点我阅读原文


4、11月22日,《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在线发表了中国中日友好医院王辰院士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课题组关于中国成人肺部健康(CPH)的研究,分析了臭氧长期暴露对成年人肺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本研究发现长期臭氧暴露与小气道功能受损和较高的小气道功能障碍(SAD)风险之间存在独立关联,而与气流阻塞的关联较弱。COPD患者似乎更容易受到伤害。


该研究肺功能检查结果和SAD的诊断结果来自中国肺部健康研究(n=50991),使用多元线性和逻辑回归模型分别分析长期臭氧暴露与肺功能和SAD的关联,并根据人口统计学特征、个体危险因素和纵向趋势进行调整。然后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行了分层分析。


结果显示,在暖季,臭氧浓度每增加1个标准差(SD,4.9ppb),7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容积减少14.2 ml/s[ 95%可信区间(CI)为8.8,19.6],25%肺活量和75%肺活量之间的平均用力呼气流速降低29.5 ml/s(95%CI为19.6,39.5);臭氧浓度增加1 SD,SAD的优势比为1.09(95%CI为1.06,1.11)。同时,本研究观察到臭氧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EV1/FVC)的比值降低有显著关联,但与FEV1或FVC无关。估计的两者之间的关联在COPD组中高于非COPD组。

点我阅读原文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小璐编译,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