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脑出血患者:这种物质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2021-09-15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脑血管病非原创


微信图片_20210820131325.png

脑出血(ICH)是脑卒中第二大常见病因,在我国卒中病人中占20%左右,具有预后差、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高峰、童璐莎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磁共振上提示脑出血不良转归的指标可能与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有关。


随着磁共振成像影像技术在脑出血中广泛应用,大约1/5的脑出血患者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可以检测到血肿远隔部位高信号病灶(R-DWIL)。这种病灶常表现为点状,多位于脑叶的皮层或皮层下区域(图1),这些病灶大多不引起即刻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却与患者的近远期预后相关,是脑出血预后不良的临床标志物。既往研究表明与R-DWIL发生相关的因素包括基础脑小血管病、强化降压、肾功能异常等。


微信图片_20210820131328.jpg

图1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在同侧颞枕叶出现多个R-DWIL病灶

 

我们前期研究发现,R-DWIL的发生与入院空腹血糖水平呈独立正相关,但与既往糖尿病史无明显相关性(PMID: 29681881),进一步分析表明应激高血糖可作为R-DWIL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MID: 31313140)。于是我们猜想,有一定比例的无糖尿病史患者存在隐匿的血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全身代谢综合征,指各种原因下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的高胰岛素血症,可累及多种器官功能和胰岛素相关通路。


本研究通过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HOMA-IR通过空腹胰岛素(μU/mL)×空腹血糖(mmol/L)/22.5计算得到。入组的患者中,有15.7%出现一个或多个R-DWIL。胰岛素抵抗在整体研究人群、非糖尿病患者、非肥胖患者中均普遍存在。根据HOMA-I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相比于第一四分位数组的患者,第三、第四四分位数组的患者有更高的风险出现R-DWIL(aOR 3.58, 95% CI 1.33~9.65; aOR 3.91, 95% CI 1.47~10.41)。在非糖尿病患者、非肥胖患者、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和年龄≥60岁的患者中进行敏感性分析结论依然成立(图2)。


微信图片_20210820131332.jpg

图2 HOMA-IR与R-DWIL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并得出HOMA-IR与系统性炎症-免疫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呈正相关(图3)。


微信图片_20210820131335.jpg

图3 HOMA-IR与NLR和MLR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R-DWIL的出现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胰岛素抵抗及与之伴随的慢性系统性炎症状态长期作用于脑部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微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可能是脑出血后R-DWIL发生的潜在机制。这为脑出血后代谢相关脑损伤提供了依据,也为脑出血患者的血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本研究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JCR Q2,2020 IF=7.56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高峰主任医师、童璐莎副主任医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叶香华博士研究生为本文第一作者。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1155, 81471168)、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2017ZX-01S-006S3)资助。


来源:神经病学俱乐部(叶香华 高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