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秦艳丽
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nervous system parasitice ifection)是指寄生虫引起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的损害,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和周围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本文重点介绍以脑损害为主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
一
囊虫病
脑囊虫病(cerebral cysticercosis)是由猪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脑组织形成包囊所致。50%~70%的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是最常见的CNS寄生虫感染。本病主要发生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山东一带,目前呈下降趋势。
人是猪绦虫(有钩绦虫)的中间和终末宿主。感染途径有两种,最常见的是外源性感染,即人体摄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是因不良卫生习惯虫卵被摄入体内致病。
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与囊虫数量、大小和感染部位有关。
脑实质型
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和包囊的位置有关。皮质的包囊引起全身性或部分性痫性发作,可突然或缓慢出现偏瘫、感觉缺失、偏盲和失语;小脑的包囊引起共济失调;血管受损后可引发卒中,出现肢体无力瘫痪、病理反射阳性。极少数患者的包囊数目很多,并分布于额叶或颞叶等部位可发生精神症状和智能障碍。罕见的情况是,在感染初期发生急性弥漫性脑炎,引起意识障碍直至昏迷。
(2)
蛛网膜型
蛛网膜型脑囊虫病的脑膜包囊破裂或死亡可引起脑膜刺激症状、交通性脑积水和脑膜炎等表现;包囊在基底池内转化为葡萄状后不断扩大,引起阻塞性脑积水;脊髓蛛网膜受累出现蛛网膜炎和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
(3)
脑室型
脑室型脑囊虫病在第三和第四脑室内的包囊可阻断循环、导致阻塞性脑积水。包囊可在脑室腔内移动,并产生一种球性活瓣作用,可突然阻塞第四脑室正中孔,导致颅内压急骤增高,引起眩晕、呕吐、意识障碍和跌倒,甚至死亡,少数患者可在没有任何前驱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脑囊虫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史,并有癫痫、脑膜炎或颅内压升高的表现,皮下软组织包囊或粪便中发现虫卵可提示诊断。血清及脑脊液囊虫抗体阳性、皮下结节的囊虫活检和头部CT、MRI检查有助诊断。
脑囊虫的治疗常见药物有吡喹酮和阿苯达唑。吡喹酮是广谱抗寄生虫药,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2~3个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共治疗3~4个疗程。阿苯达唑也是广谱抗寄生虫药,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1个月后再进行第2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
二
脑裂头蚴病
脑曼氏裂头蚴病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感染脑部引起。患者多有食用生蛙肉或饮用野外生水史,亦有通过局部贴敷蛙肉或喝生水、食用半生不熟的蛙肉而感染。在我国,裂头蚴病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福建、四川等地,感染年龄分布在0~62岁,其中以10~30岁感染率最高。
脑裂头蚴病的临床症状由脑内受累部位的功能决定,在脑内好发部位依次为顶叶、额叶、枕叶、丘脑、基底节和脑干,且多位于深部白质。
本病通常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较难治愈,应以预防为主,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可改善预后。
三
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未接受恰当预防性治疗的艾滋病(AIDS)患者最常见的CNS感染.此感染呈世界性分布,由细胞内寄生原虫引起,即刚地弓形虫。初次感染弓形虫的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无症状,潜伏感染可持续宿主终生。对于免疫抑制患者,尤其是AIDS患者,通常在CD4+ 细胞计数降至100/μl以下时,该寄生虫可再激活并引起疾病。
人类一般通过摄入传染性卵囊而获得弓形虫病,囊合子通常来源于受猫粪污染的土壤或猫砂,或感染动物的未煮熟肉。
弓形虫脑炎患者通常表现为头痛和/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发热虽然常见,但不一定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或癫痫发作也很常见。神志改变可轻可重,从情感迟钝到昏睡和昏迷不等,可由全脑炎和/或颅内压增高引起。
确诊弓形虫脑炎需要相符的临床综合征,脑影像学检查发现一个或多个肿块病变,并且活检标本检出弓形虫。绝大多数弓形虫脑炎患者的抗弓形虫IgG抗体血清学检查呈阳性。
HIV感染者弓形虫病的治疗包括针对刚地弓形虫的抗微生物治疗,以及用于免疫恢复的ART。
四
脑包虫病/棘球蚴病
我国脑包虫病多见于西北、新疆等地。可感染人类的棘球属绦虫有4种,其中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最常见。
细粒棘球蚴病者颅内常见,原发感染初期往往没有症状。许多感染发生在儿童期,但直到成年期才出现临床症状。肝受累和肺受累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25%,大多数患者为单个脏器受累,70%以上的患者仅有单个囊肿。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引起癫痫发作或颅内压升高征象,脊髓感染可导致脊髓压迫。
脑包虫病的诊断一般采用影像学技术联合血清学检测来诊断细粒棘球绦虫感染。
手术曾是包虫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之后引入了其他治疗方法,在一些患者中已经替代手术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包虫病的临床方案取决于WHO诊断分型。手术是治疗有并发症的包虫病的首选方法。
此外,阿米巴原虫病、脑型疟疾、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盘尾丝虫病也可以导致颅内感染,可完善血及脑脊液寄生虫抗体及头颅影像学等检查进一步诊治。
总结与反思
脑囊虫病分为几型?
明日话题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疗要点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往期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