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您是否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是,进入观看
否,退出
同意
拒绝
作者: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
近年来人们讨论比较多的他汀的副作用主要包括4类,即肝脏、肌肉、肾脏与血糖升高。
1. 肝脏不良反应
服用他汀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其发生率约为1%~3%。多数患者仅表现为轻度升高,不超过正常上限(ULN)的3倍。少数情况下肝脏转氨酶可严重升高。单纯性肝脏转氨酶轻度升高不是肝脏损害的特异性指标,但若同时出现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甚至凝血机制异常,则提示肝脏发生器质性损害。
建议在接受他汀治疗前以及他汀治疗4~8周后检查肝脏转氨酶。若无异常,以后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即可。肝脏转氨酶轻度升高(不超过3倍ULN)不是应用他汀的禁忌证。治疗过程中发生转氨酶轻度升高也不是停药指征。若患者出现食欲下降、乏力等消化道症状甚至黄疸,需要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查,了解是否由他汀相关的肝损害所致。他汀用药剂量越大,发生肝脏不良反应的风险越大。因此,若无明确适应证,不宜常规应用大剂量高强度他汀治疗。
2. 肌肉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损害可分为以下类型:1)肌痛:表现为骨骼肌酸胀、疼痛或压痛,但肌酸激酶(CK)正常;2)肌炎:有肌肉症状并伴CK升高;3)横纹肌溶解:有肌肉症状并伴CK严重升高(超过10倍ULN)和血肌酐升高。临床上,他汀相关的肌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由于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横纹肌溶解),故需要加强防范。
他汀所致肌肉不良反应的易患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高龄,特别是女性;
2)体型瘦弱;
3)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特别是肾功能不全);
4)合并应用多种药物;
5)感染、创伤、围手术期或剧烈运动后;
6)合并应用可能影响他汀代谢的药物或酗酒;
7)应用大剂量高强度他汀;
8)特殊人群:甲状腺功能减退、既往曾有肌病史等。
对于这些患者,需更为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加强监测,同时尽量避免应用大剂量他汀治疗。
为患者处方他汀后,需向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特别要告知若出现肌肉酸胀疼痛或乏力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诊,以免发生严重肌损害。用药过程中若出现褐色尿,亦应立即到医院检查。3
3. 对糖代谢的不良影响
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会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他汀治疗的患者新发糖尿病风险增高9%。应用大剂量他汀治疗时对糖代谢的影响进一步增加。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确诊冠心病、脑梗的患者以及具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用他汀治疗的获益是肯定的,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远期预后的有益作用远超过因增加糖代谢异常所致的不利影响,因而不应因为过度担忧这一不良反应而影响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在临床上,无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只要具备他汀治疗的适应证就一定要积极应用。对于这些患者,更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特别是要嘱患者加强饮食控制与合理运动并控制体重,以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若他汀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增高,可对其进行相应的非药物或药物治疗。
4. 肾脏损害
在大型随机化临床试验中并未发现此现象,故临床上无须特别关注此类不良反应。有资料显示,慢性肾病患者应用他汀治疗可能会延缓肾脏病变的恶化并对心血管预后产生有益的影响。一般认为,慢性肾病患者可以安全地接受他汀治疗,因而不是他汀治疗的禁忌证,治疗过程中也无须常规监测血肌酐或尿蛋白等肾功能参数。
来源:郭艺芳心前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