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朱鑫璞
不管男女老幼,时时刻刻都需要依靠“记忆力”才能生活。因为担心“痴呆”的到来,中老年人的记忆障碍问题日渐被社会关注,其实,婴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人的记忆力更被世人所重视。
“为什么有些人的记忆力那么好?”,其实,记忆力并没有那么的神秘。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通过学习,将信息在脑内进行“储存”和“提取”的神经活动过程。
二、人类记忆的形式
根据记忆的储存和回忆方式,记忆可以分为“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
1.陈述性记忆:与觉知和意识有关,依赖于记忆在人脑内“海马、内侧颞叶及其他脑区内”的滞留时间。这种形式的记忆又可以分为:
①情景式记忆:对一件具体事务或一个场面的记忆。
②语义式记忆:对文字和语言的记忆。
2.非陈述性记忆:与觉知和意识有关,也不涉及记忆在人脑内的滞留时间。例如,某些技巧性的动作、习惯性的行为和条件反射等。
3.以上两种记忆形式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在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中需要对某些情景有陈述性记忆,一旦学会后,就成为一种技巧性动作,就转变为了非陈述性记忆。
根据记忆保留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一般分为瞬时记忆、短时程记忆、中时程记忆和长时程记忆。
1.瞬时记忆:为大脑对事物的瞬时映象,有效作用时间不超过2秒,所记的信息内容并不构成真正的记忆。瞬时记忆的信息大部分迅速消退,只有得到注意和复习的小部分信息才转入短时程记忆中。
2.短时程记忆:时间也很短暂,不超过1分钟,仅能满足于完成某项极为简单的工作。例如,拨打电话号码,拨完后记忆随即消失。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反复的学习、系统化,在脑内储存,可进入中、长时程记忆,可持续数分钟、数天,甚至终生。
3.中时程记忆:保留时间可以数分钟到数天,记忆在海马和其脑区内进行处理,能够转变为长时程记忆。
4.长时程记忆:记忆的信息量相当大,保留时间可达数天到数年。有些内容,如与自己和最接近的人密切相关的信息,可终身保持记忆。
三、人类记忆的过程
人类的记忆过程,可细分为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四个阶段。
1.感觉性记忆
是通过人的感觉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获得信息后,首先储存在脑的感觉区内的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不超过1秒,若信息未经处理就会很快消失和遗忘。
如果在这个阶段,有意识把那些不连续的、先后进来的信息整合成新的连续印象,就可以转入第一级记忆。
2.第一级记忆
感觉性记忆过程中,信息资料通过“口头表达性”符号(如语言符号),在幼儿往往通过“非口头表达性”符号,形成连续性印象,可以转入第一级记忆。
在第一级记忆,信息平均停留时间约几秒钟,遗忘的原因是因为新的信息代替了旧的信息。
通过反复的学习和运动,信息会在第一级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它在第一级记忆中的停留时间,这样信息就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
3.第二级记忆
第二级记忆是一个大而持久的信息储存系统。发生在第二级记忆中的遗忘,是由于先前的或后来的信息干扰所致。
4.第三级记忆
有些记忆,如自己的名字、每天都在操作的手艺等,通过长年累月的运用就不容易遗忘,甚至可能不遗忘,这一类记忆信息处在第三级记忆中。
来源:朱鑫璞中风预防门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