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全身“破绽”百出,究竟是何方妖孽?

2021-09-17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一、病史简介

男性,52岁,安徽人,2021-06-23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腹壁、手背肿物一个月 


现病史:

  • 2021-05月底出现左侧腹壁肿块并进行性增大,否认疼痛,后肿块溃破流出黄色脓液,当地予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无明显好转;2021-06月初左手背出现类似肿块,未溃破。06-08 血常规:WBC 12.02X10^9/L,N 90.4%, Hb 113 g/L;ESR 58 mm/H;CRP 43.8 mg/L,予头孢米诺静滴3天无明显好转;

  • 06-13 当地随访,查体:左上腹部红肿,可见一破口,约0.5 X 0.5 cm,挤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血常规:WBC 8.4X10^9/L,N 92.2%, HB 89 g/L;CRP 78.52 mg/L;PCT 0.43 ng/ml;糖化血红蛋白 11.4%;腹部CT+增强:双肾多发强化结节,胰头囊性灶,考虑脓肿可能性大,左肾静脉血栓形成,右肾结石,左中腹壁脓肿治疗后;胸部CT:慢支伴两肺多发感染,轻度肺气肿,双侧胸膜肥厚、粘连。行腹壁脓肿及左手肿块切开引流术,引流黄色脓液(未行微生物检查),先后予左氧氟沙星、美洛西林、莫西沙星抗感染。其间仍反复发热,Tmax 39.2℃。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既往史:

2021-03 因胰腺炎反复发作于风湿科诊断为IgG4相关疾病,予醋酸泼尼松+硫唑嘌呤+硫酸羟氯喹治疗。2021-04诊断为糖尿病,目前胰岛素控制血糖;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2020-05曾先后出现左右下颌肿物,不伴疼痛。当地医院予切除左侧颌下肿物,病理为颌下腺良性病变(具体不详),右侧下颌肿物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消失。


1.jpg



2.jpg


二、入院检查(2021-06-23)

【体格检查】

  • T:36.7℃ P:80次/分 R:20次/分 BP:113/80 mmHg。

  • 神清精神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壁及左侧手背可见脓肿溃破,双肺未及明显干湿啰音。腹软,无压痛。


3.jpg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WBC 9.93X10^9 /LN 91.5%,L 6%,Hb 93 g/LPLT375X10^9 /L

  • 炎症标志物:ESR 42 mm/Hhs-CRP 8.1 mg/L;PCT 0.04 ng/ml。

  • 出凝血功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 11.3s,纤维蛋白原 473 mg/dlD-二聚体1.19 mg/dl

  • 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范围内。

  • 血隐球菌荚膜抗原、G试验:均阴性,T-SPOT A/B 0/1。

  • 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均正常范围内。

  • 细胞免疫:淋巴细胞数:517 cells/ul,Th淋巴细胞CD4 绝对值 345 cells/ul

  • 免疫球蛋白、补体:IgG 11.89 g/L;IgG4 4.15 g/L(正常值:0.03-2.00 g/L);IgE 37 IU/ml;补体C3/C4 1.28 /0.22 g/L。

【辅助检查】

  • 心电图:正常;

  • 脏超声:未见瓣膜赘生物;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患者中年男性,IgG4相关性疾病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本次以皮肤脓肿起病,病程中曾有发热,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ESR和CRP轻中度升高,PCT基本正常,一般抗感染效果不佳,胸部CT见两肺多发感染灶,腹盆CT见肾脏多发脓肿,胰头囊性灶,疾病诊断考虑如下:


1.感染性疾病

  1. 诺卡菌感染:患者有免疫抑制基础,皮肤、肾脏、胰腺见多发脓肿病灶,炎症标志物轻度升高,一般抗感染效果不佳,考虑诺卡菌感染可能。可进一步完善病灶的病原学检查,并完善头颅影像学以明确有无病原体血行播散累及中枢。

  2. 金葡菌感染:患者有多部位脓肿,需要考虑金葡菌引起可能。但患者毒性症状不明显,炎症标志物仅轻度升高,一般抗感染效果不佳,金葡菌可能性不大。可进一步完善病灶病原学检查以排除

  3.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免疫力低下,皮肤多发脓肿破溃,肺部病变,某些非结核分枝杆菌如脓肿分枝杆菌,也可能有类似表现。可进一步完善病灶的病原学检测以明确。

  4. 真菌感染:患者有免疫抑制基础,有多发病灶,一般抗感染效果不佳,需要考虑真菌如隐球菌感染。但患者否认动物接触史,隐球菌抗原阴性,可进一步完善病灶的病原学检查以排除。

2.非感染性疾病

  • 坏疽性脓皮病:脓疱型坏疽性脓皮病可表现为皮肤脓疱,常伴发热,抗感染无效。但本病常伴发系统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Crohn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另外本患者合并有双肾脓肿及肺部病灶,似乎无法用坏疽性脓皮病解释。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 06-23 胸部CT:右肺实变影,炎症伴节段性肺不张机会大,两肺偏慢性炎症。部分肋骨局部骨质密度增高。

  • 06-23 腹盆CT+增强:双肾实质慢性炎性病变(IgG4相关改变可符合),双肾及左侧肾周多发脓肿,左肾静脉栓子;右肾复杂囊肿,右肾结石。胰头囊性灶,建议MR检查。肝小囊肿,肝内胆管轻度扩张。


4.jpg


5.jpg


  • 06-23 上腹部MRI:双肾及左肾周多发脓肿,左肾静脉栓子形成,胰头囊性灶(脓肿可能);肝门区胆管轻度扩张。


6.jpg


  • 06-24 超声:肾动静脉血流通畅。但患者06-24D-二聚体升高1.19 mg/dl,予以低分子肝素4100 IU qd预防性抗凝治疗。

  • 06-24 左手背及左侧腹壁脓液涂片弱抗酸染色(06-23送检)阴性。

  • 06-24 考虑化脓性病原体感染,诺卡不除外,由于病情广泛而严重,且为免疫受损宿主,予左氧氟沙星0.6 g 口服 qd+阿米卡星0.6 g 静滴 qd +多西环素0.1 g 口服 q12h+利奈唑胺0.6 g 口服 q12h治疗;皮肤伤口予新霉素溶液湿敷。

  • 06-25 超声引导下左肾脓肿穿刺,抽出黄色脓性液体2 ml;

  • 06-26 血mNGS(06-24采样):皮疽诺卡菌(种严格序列数34)。


7.png


  • 06-27 肾周脓液mNGS(06-25采样):皮疽诺卡菌(种严格序列数4142)。


8.png


  • 06-28 肾周脓液培养(06-25送检)菌种鉴定:皮疽诺卡菌,待进一步药敏报告。


9.png


  • 06-28 超声:左肾静脉局部血栓可能;左肾静脉腹主动脉前方段内径较细-考虑胡桃夹综合征(左肾静脉受到外压引起肾静脉压力升高而引起的系列临床症候群)可能,肾内科会诊建议抗凝;予抗凝治疗调整为低分子肝素4100 IU q12h。

  • 06-29 头颅增强MRI未见明显感染灶。

  • 06-29 风湿科会诊,予停用硫唑嘌呤,激素减量。

  • 06-30 左手背及左侧腹壁脓液培养(06-23送检)阴性;

  • 06-30 mNGS免费检测结果:左手背皮肤脓液拭子(06-23采样):皮疽诺卡菌(种严格序列数3)。左侧腹壁脓肿引流条(06-24采样):皮疽诺卡菌(种严格序列数2)。


10.png


11.png


  • 07-01 肾周脓液培养(06-25送检)药敏报告回报


12.png


  • 07-02我院病理科会诊外院左侧颌下肿物切片:符合IgG4相关硬化性病变。


13.png


  • 07-03 治疗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腹壁和手背伤口逐渐愈合。血常规:WBC 7.37X10^9/L,N 70.2%,L 24.2%,Hb 86 g/L;PLT 277X10^9 /L;炎症标志物:ESR 4 mm/H;hs-CRP 2.2 mg/L;PCT 0.02 ng/ml。

  • 07-06 予以出院。调整抗感染方案:利奈唑胺0.6g q12h+左氧氟沙星0.5g qd,门诊随访。抗凝治疗也改为利伐沙班口服。


出院后随访

  • 07-23 体温平,腹壁及手部脓肿病灶愈合,复查炎症标志物正常,胸部及部分肾脓肿病灶较前好转。因血红蛋白较前明显下降,考虑利奈唑胺引起的骨髓抑制,予停利奈唑胺,调整为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阿米卡星抗感染,并加用促红素及铁剂等治疗。

  • 07-27 血管超声:肾动静脉血流通畅。

  • 07-29 根据风湿科意见,予加用来氟米特,激素减量。

  • 08-30 体温平,腹壁及手部脓肿病灶愈合,复查炎症标志物正常范围,血红蛋白回升至116 g/L,肾脓肿病灶部分进一步好转,右肺病灶稳定。继续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阿米卡星抗感染治疗中。


胸部CT

14.png


腹壁及手背病灶

15.png


炎症标志物

16.png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1. 播散性诺卡菌病(皮肤软组织、肾、胰腺、肺)

  2. 胡桃夹综合征、肾静脉血栓形成、肾结石、复杂性肾囊肿

  3. IgG4相关疾病

  4. 糖尿病

诊断依据:

患者中年男性,IgG4相关性疾病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本次以皮肤脓肿起病,病程中曾有发热,实验室检查提示炎症标记物轻度升高,影像学见肾、胰腺及肺多发病灶,血、皮肤脓液及肾周脓液培养及mNGS均提示皮疽诺卡菌,肾周脓肿培养:皮疽诺卡菌,针对性抗诺卡菌治疗后炎症降至正常,皮肤脓肿病灶均吸收,肾脏脓肿病灶、胰腺囊性灶及肺部病灶亦吸收,考虑播散性诺卡菌病诊断成立。

六、经验与体会

  1. 诺卡菌是一种革兰阳性杆菌,属于需氧放线菌目,广泛存在于土壤、腐烂蔬菜和水体环境中,可通过空气播散,吸入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创伤(被树刺或碎片损伤,或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可导致微生物直接浸染进而引起皮肤感染。

  2. 诺卡菌感染好发于免疫抑制的患者中。播散性诺卡菌病最常累及肺、皮肤、脑等脏器,肾脏、胰腺受累较为少见。诺卡菌的肾脏累及多发生在移植肾,自体肾脏发生诺卡菌感染仅有少量报道。本患者除皮肤脓肿外,尚有自体双肾脓肿,胰腺可疑脓肿,且经过免费检测,证实了患者多处脓肿病灶均为诺卡菌感染。本病例属于罕见病例,提示患者免疫状况差。

  3. 诺卡菌生长缓慢,实验室容易漏诊。中山医院感染病科已收治20余例诺卡菌感染患者,对本病有高度警惕性。该患者入院时,我们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即考虑到诺卡菌感染可能,在第一时间送检病原学检测,并与微生物室保持沟通、要求延长培养,很快获得了微生物培养结果及药敏,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mNGS由于其时效性,较培养更早获得结果,虽不能提供药敏信息,但对指导后续诊疗仍具有重要价值。

  4. 诺卡菌不同菌种药敏特点差异较大,药敏报告意义重大。本患者初始治疗时,由于不排除合并NTM等慢性低毒力病原体感染可能,故首先联合使用四种药物广覆盖;得到药敏报告后,再及时降阶梯治疗,以避免抗菌药物滥用。诺卡菌治疗需要保证足疗程,否则容易复发。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单纯皮肤诺卡菌感染患者可单药治疗,疗程3~6月;而免疫抑制患者或全身播散者推荐2种或3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需要6~12个月或更长。




作者:黄英男、金文婷、马玉燕

审阅:胡必杰、潘珏

本文首发自SIFIC感染视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