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宣武医院 尹春琳教授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积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了重要的健康挑战,其中卒中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残疾重要原因之一。2021年 5月24日,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美国卒中协会(ASA)发布了最新的脑卒中二级预防临床指南。请您谈谈,卒中的预防策略是什么?
卒中二级预防策略
卒中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征,因此它的一级和二级预防都非常重要。在今年新颁布的指南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注重二级预防,根据卒中病因来制定预防策略。卒中一般包括出血和缺血性,缺血性卒中占88%左右,病因包括腔隙和非腔隙性的卒中,非腔隙性卒中占80%左右。卒中的病因跟心血管领域密切相关,40%多的语言性卒中跟心血管疾病有关,卵圆孔未闭(PFO)是隐源性卒的重要病因。另外35%为心源性栓塞,包括血黏液瘤,腔室内的血栓,特别是房颤的血栓。大动脉的栓塞占 17~20%左右,也就是颅外或者颅内的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是其常见危险因素。简言之,卒中的预防策略,就是根据病因的不同制定预防策略,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2.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约70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人,死亡约165万人,其高危人群近年来更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我国脑卒中的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能否请您谈一谈,卒中患者的临床干预应如何排兵布阵?用药原则是什么?在临床中如何决策?
卒中的临床干预及用药原则
根据临床常见的卒中病因,预防干预首先是血压控制,要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的系统评估和评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是在动脉粥样硬化预防中的优选药物。其次,要根据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等来决定血压的靶目标值。血脂控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当中也处于重要位置,在二级预防要强化他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也要兼顾血糖的达标,通常糖化血红蛋要低于7%。对于心源性的栓塞性卒中,常见即房颤,应该采用抗凝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华法林的抗凝治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但都面临出血的风险增加。非药物预防卒中的治疗方法有左心耳封堵术。国内这项技术主要针对高出血风险或者是抗凝药物不耐受的患者。
如果病人存在过大面积心梗,有室壁瘤形成的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尖部血栓的形成,要做超声心动图的随访,及时采用抗栓治疗。还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原发肿瘤如黏液瘤的病人,都存在心源性栓塞的风险,要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另外就是隐源性卒中,包括卵圆孔未闭,过去通过介入治疗,实施卵圆孔未闭合的封堵术,但预防疗效存在争议,但近期数据表明,卵圆孔封堵术能够预防卒中再发展,但术后依然需要抗栓治疗。
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二级预防通常选择单一抗血小板药物,短期的双抗治疗用于平衡疗效和出血风险或脑梗早期。总之,卒中的预防策略要基于病因来个性化制定方案。
3. 请您谈一谈目前阿司匹林在治疗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现状是怎样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什么?
卒中预防中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卒中跟血栓关系密切,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非常重要,所以抗血小板治疗非常重要。阿司匹林是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可用于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到目前为止,关于一级预防,并不是低中高危的人群都纳入应用阿司匹林,只有高危的人群应用获益,阿司匹林的长期服用有出血风险,比如颅内出血或者是消化道出血,因此一级预防应用阿司匹林风险评估非常重要。关于二级预防,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能显著获益。至于单用还是选择双抗或者联合应用只是方案的不同,原则上没有禁忌证。如果选择单药阿司匹林仍是最优选择。肠溶阿司匹林建议饭前服用。如果服药后出现痔疮出血严重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在心血管疾病当中,健康饮食和运动非常重要,偏瘫患者也需要家属积极监督康复运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