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今日技能|气管切开套管拔除的时机判断与流程

2021-03-16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管切开套管的放置有多种原因,包括无法脱机、由于精神状态受损而无法保护道、无法处理过多的分泌物以及上呼吸道阻塞等。在接受机械通的患者中,大约10%的患者需要管造口套管,使患者能够转移到普通病房或长期护理医院。切套管的存在会引起并发症,包括气管狭窄、出血、感染、吸入性肺炎以及从气管到食道或无名动脉的瘘管形成。最后取出气切套管是从慢性危重病中恢复的一个重要步骤,通常可以在引起气管切开的因素解决后进行。


微信图片_20210301113422.jpg

图|气切套管



01

气切套管的不利影响

尽管拔管有一定的风险,但气切套管的拔除有明显的好处。气管切开套管是一种异物,可能导致支气管出血或过度咳嗽;套管会影响吞咽,正常生理学要求在吞咽动作中气管抬高,使部向下紧靠会厌,从而防止吸入食物或分泌物,套管的存在损害了气管的正常抬高吞咽。呼吸方式从上呼吸道转移到通过气切口呼吸会产生严重的有害影响,例如缩唇呼吸的生理益处被消除。声带被绕开,没有“冲击波”来促进有效的咳嗽。喉是呼吸的重要生理调节器。声带的部分闭合维持一个被称为“生理性呼末压”的声带压力。声门下压可以改善吞咽机制,降低吞咽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当气管切开套管绕过喉部时,患者不能说话。当由于缺乏语言交流而无法对心理状态进行适当评估时,临床评估就会受到影响。不能说话会影响知情同意和患者的治疗方向。


微信图片_20210301113425.jpg

图|气切套管对气流的影响



02

拔管的指标

Ceriana等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结果评估,评估脱离呼吸机后,实施方案化气切套管拔管,结果显示3个月后再插管率仅为3%。拔管失败可归因于分泌失控和严重的声门狭窄。根据Ceriana方案,如果①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稳定的临床症状,如血流动力学、无发热、败血症或活动性感染以及PaCO2<60mmHg ;③有效咳嗽; ④适当的分泌物(建议痰液分度<Ⅲ°);⑤内窥镜检查正常或显示狭窄病变气道的<30%; ⑥通过呕吐反射、蓝色染料和荧光透视评估吞咽正常 ;⑦最大呼气压力>40cmH2O,则患者可以考虑拔管Ceriana等人意识到,某些患者可能符合切套管拔除的大多数标准,但也有风险指标,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拔管这个方案。


微信图片_20210301113428.jpg

图|拔除切套管的指标



03

拔除切套管的流程

一旦患者能够耐受气切口面罩给氧后,必须确定上呼吸道(声门、声带和声门下间隙)是否通畅,通过完全囊放气,并将戴手套的手指放在气管造口管开口上,使空气通过上呼吸道和声带,可以无创检查上呼吸道是否通畅及患者是否可以发声。如果患者不能发声、喘鸣、呼吸困难或表现出任何呼吸窘迫,建议对气道(包括声带和声门下间隙)进行彻底的内窥镜检查。在一项研究中,67%的气管切开患者在气道内窥镜检查时发现气道异常。气道异常结果包括气管肉芽肿、气管软化、气管狭窄及声带功能障碍。对于能耐受上述气切套管堵管的自主呼吸患者,在完全拔管之前采取逐步减小套管口径的“生理性拔管”试验,来监测他的咳嗽、吞咽、声音质量及上呼吸道充分呼吸的能力。


微信图片_20210301113431.jpg

图|切套管的拔除评估流程



04

非计划性拔除切套管的处理

非计划性拔管在儿童患者中较为常见,在成人患者中也偶有发生。如果切套管已经插入一段时间时,可以很容易地更换,这时的非计划性拔管相对安全。然而,如果套管是最近放置的或有困难气道的患者,非计划性的拔管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主要有精神状态改变、分泌物增多、病人体位改变或切口固定不好降低长期护理医院意外拔管率的有效手段包括对医护人员进行意外拔管的危险因素教育及对高危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护。气管造口管放置的时间长短是决定意外拔管后如何最佳处理的重要变量。一个“新鲜”的气管切开术管的气管皮肤需要7天才能完全形成。如果在插入导管时过早地做转向,可能会导致导管被放置到前纵隔间隙,绕过气道。围增大或颈短的患者发生这种情况的风险更高。因此,当放置7天内发生意外拔管时,可能需要经喉插管以确保道安全。管切开术中放置的已经放置超过7天,通常可以很容易地重新插入并且可以通过纤维光学检查来确定气管的放置位置。


微信图片_20210301113435.jpg

图|气管(A)、声门下腔和声带(B)进行纤维光学检查



05

拔管失败和拔管的替代方法

既往研究显示,拔管的失败率在2%~5%。48~96小时内失败可能性较高,未完全关闭的造口可使用连续扩张器重新打开,或放置微型气切套管进行吸痰和短期通气。

①有些患者气道分泌物量多且持续存在或许有吸入的风险,可能受益于气切套管。因此这些患者出院时,可以使用带内套管的长期气切套管或睡眠呼吸暂停管,以维持吸入路径;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潜在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即所谓的“重叠综合征”)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伴高碳酸血症。这些患者可以在夜间通过带盖的鼻或全面罩成功过渡到无创正压通气,并最终拔管;③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是气管和支气管壁的异常塌陷,可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喘息、无法清除分泌物、反复感染和持续性呼吸衰竭等症状。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通过支气管镜检查越来越多地发现动态气道塌陷,并且可以通过支架置入来改善呼吸功能。对于拔管失败的患者,通常需要多学科的方法来优化气道功能。


微信图片_20210301113438.jpg

图|单向的呼气语音训练



06

总结

跟脱机一样,拔除患者切套管需要系统的评估方法,正确地使用呼吸道内窥镜可以有效识别拔管障碍。常规的拔管前需要达到①良好的精神状态;②无特殊临床症状,例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脓毒血症、活动性感染以及PaCO2<60 mmHg;③有效咳嗽;④适当的分泌物(建议痰液分度<Ⅲ°);⑤内窥镜检查正常或显示狭窄病变气道的<30%;⑥通过呕吐反射、蓝色染料和荧光透视评估吞咽正常;⑦最大呼气压力>40cmH2O。拔管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以确定是否有气道损害的迹象。


来源:知行肺康复  作者赣州五院周兆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