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紫杉醇是用来治疗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尤其对于主要依靠化疗的三阴性乳腺癌。不过,紫杉醇的疗效如同盲盒,并非全部患者都能获益,其细胞毒性机制亦未完全明确。
2021年9月8日,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Science)旗下《转化医学》(Tranlational Medicine)在线发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总校的研究报告,探讨了紫杉醇对乳腺肿瘤的细胞毒性机制及其疗效预测指标。
该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肿瘤内紫杉醇浓度并不足以诱导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停滞。相反,紫杉醇临床治疗浓度可诱导人类三阴性乳腺癌Cal51、MDA-MB-231细胞多极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
不过,早期多极化程度并不能预测紫杉醇对患者的疗效。多极分裂常常引起细胞死亡,而多极纺锤体在分裂之前或多或少地集中形成双极纺锤体,并且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保持多极对于诱导紫杉醇引起细胞死亡所需的染色体高度不稳定性至关重要。紫杉醇可增加多极分裂,导致细胞毒性提高。相反,减少紫杉醇诱导的多极分裂可降低紫杉醇疗效。
此外,该研究发现已经存在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可使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敏感,诱导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基因技术和药物都可提高紫杉醇疗效。
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紫杉类治疗前的染色体不稳定性与紫杉类疗效成正比,故紫杉类治疗前染色体不稳定性较高的患者对紫杉类疗效显著较好。
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通过增加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错误分离而产生细胞毒性,紫杉醇治疗前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可以作为预测紫杉醇疗效的生物学标志。此外,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增加染色体不稳定性或维持多极纺锤体的药物可显著提高紫杉醇临床疗效。
SIBCS 平台发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