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5.6/10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且我国前列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69.2%,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诊疗、预后情况尚不乐观。
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号召,积极推进肿瘤慢病化管理,助力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的提高,并帮助大众建立前列腺癌预防、诊断等疾病相关认知,并加深对创新治疗方案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叶定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郭剑明教授接受多家媒体访谈,就我国前列腺癌的疾病现状、诊疗进展以及未来药物治疗发展趋势发表真知灼见,先整理访谈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叶定伟 教授
郭剑明 教授
不容忽视:前列腺癌
存在明显上升的发病趋势
论坛报: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国内前列腺癌的总体发病情况?目前呈现怎样的疾病现状,有什么新的趋势?
叶定伟教授:目前在我国,前列腺癌发病上升趋势是非常明显的,男性恶性肿瘤里面居前五位,尽管目前我国发病率比邻近的日本少近一倍,但由于西化生活方式影响,未来仍呈现上升的趋势。
不过发病趋势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公民对前列腺癌的健康意识的提升。随着这两年泌尿科医生、肿瘤科医生以及流行病学的医生的大力呼吁、科普,逐渐为老百姓树立了前列腺癌的筛查意识,在体检项目或是有病患提到前列腺不适,都会做相关的检测和筛查,这就是一个质的飞跃。由此,以前70%发现初诊就是晚期转移,现在接近50%的病人已经是局限性的。所以在疾病谱分期上,还是出现了一些改变,继而现在目前前列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也在显著升高。
因人制宜:分层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论坛报:前列腺癌好发于65岁以上的男性,那么对于老年患者的分层治疗,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内容呢?
郭剑明教授:前列腺癌个体化差异非常大,有人可以带瘤生存,有人积极治疗后疾病进展也很快。前列腺癌主要按照格里森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8-10分属于高危,恶性程度非常高;6-7分属于中低危。也可以根据有无转移或者转移的数量进行分层,如果转移的数量>3个,则转移负荷较大。这类患者如果格里森评分≥8分,预后相对较差。
对患者进行分层除了可以预测其存活时间,最主要的还是可以使治疗更有针对性,对于没有转移、局限性的患者,应积极采用局部治疗,即手术或放疗,如果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允许,尽量手术治疗。而对于多发性骨转移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好时则采用药物治疗。对于前列腺癌患者,如果积极药物治疗,其生存期可长达5年~10年。
除了以上分层,还可对患者按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分层,需在此基础上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判断其恶性程度,而判断恶性程度时,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格里森评分以及有无转移。如果患者格里森评分为6分或7分,属于中低危,即使PSA比较高,其恶性程度不一定高。但如果患者格里森评分是8~10分的,PSA即使不太高,其恶性程度也较高。
直接阻断:拮抗剂起效更快
疗效更强 安全性更佳
论坛报:药物的发展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前列腺癌领域,您认为GnRH拮抗剂对于改变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生存等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郭剑明教授:前列腺癌临床上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包括手术去势和药物去势,手术去势有一定的创伤性,需要麻醉和办理住院,多数患者不愿意,药物去势患者接受度更高。目前药物去势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和拮抗剂。激动剂即GnRH类似物,主要包括3个药物,戈舍瑞林、亮丙瑞林和曲普瑞林。拮抗剂仅有一个药物上市,即注射用醋酸地加瑞克。
理论上,对于雄激素阻断而言,最好的当然是拮抗剂,与激动剂相比其阻断更直接,效果跟手术去势类似。激动剂则通过下丘脑-垂体负反馈机制发挥作用,药物进入体内刺激下丘脑释放激素,之后睾丸有短暂的雄激素水平升高,随后睾丸会产生负反馈,令下丘脑和脑垂体停止释放激素,最终睾酮合成减少。对于病情严重的,也就是肿瘤负荷很重,或者肿瘤体积比较大的患者,这种短暂升高可能会刺激脊髓的压迫症状,甚至可能导致前列腺出现一过性尿潴留。对于多发性骨转移的患者,可联用激动剂与抗雄药物。由此看来,与激动剂相比,拮抗剂不会因为雄激素一过性升高,对多发性骨转移,或者容易尿潴留的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避免了不恰当使用抗雄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叶定伟教授:因为激动剂有致雄激素水平先升高的现象,患者用药后1个月左右睾酮才能降低到去势水平。而用拮抗剂应用后1-2天睾酮就可接近去势水平,相对而言,拮抗剂的起效时间可以提前3-4周,这是它的优势。随着拮抗剂在西方的大量应用,特别是在欧洲,发现其对心脑血管的副作用比激动剂更低,长期应用也更安全。
战线前移:从科普宣传 到前列腺癌筛查
论坛报:目前国内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如何?患者 5 年生存率达到怎样的水平?未来要在患者随访和全程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整体前列腺癌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水平,您认为主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叶定伟教授:2018年年底,中国学者同期发布了两篇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报告,一篇发在《柳叶刀》主刊,21家全国权威医学中心数据显示,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为69.2%,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讲究全程化管理,早期通过媒体传播和给患者家属举办沙龙进行科普宣传,后期在男性健康日,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等多家学会联合举办教育活动,并积极参与制定筛查相关共识,这些措施都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国内前列腺癌筛查的进程。另外,由叶定伟教授牵头制定的第一个《前列腺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已经修订2到3次。
近年来,很多学会已经行动起来,与社区联合,在一些社区组织开展前列腺癌的筛查活动,在全国很多地方进行了多场筛查活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相信对提升5年生存率非常有效。
直面挑战:多方携手 重视前列腺癌
论坛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诊疗逐渐向精准化、系统化发展,在减少前列腺癌患者的并发症疾病负担,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目前还面临哪些困境和挑战呢?
叶定伟教授:在中国,前列腺癌主要在老年男性中高发,发病的时候往往已经退休,脱离了单位,缺少了定期强制体检。另外,与老年女性的乳腺癌受重视程度相比,老年男性在家庭生活中往往处于边缘化,前列腺癌也容易被家人忽视。鉴于此,目前对于老年男性这个群体以及前列腺癌的认识还需要更加重视和关注。
首先,要通过社会的力量,借助媒体的力量,让老年男性了解到前列腺癌可以早防早治,主动去医院做检查和筛查,这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也是非常困难的,对于退休之后的老年男性,亟需关注前列腺癌并且对其危害以及相关筛查必要性有更多认识。
其次,现在还存在医疗的资源有限、医保负担重的挑战。比如拮抗剂,确实有优势,但是应用药的治疗时间可能需要一年甚至两年,患者的经济负担会加重,所以这方面还是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再次,对于前列腺癌还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数据显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非常高,已经是大肿瘤,而不是小肿瘤,其在上海男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六位。但目前大众对于前列腺癌的认识非常局限和不足,远远比不上大家对于肝癌的认识。要提高大家的重视程度,需要政府参与、企业支持、社会支持、新闻媒体传播,还有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配合,最后才能战胜困难和挑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