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文了解儿童梅毒|医学笔记

2021-09-17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一、梅毒螺旋体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TP)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少数患者可经医源性途径、哺乳或接触污染物而感染。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均可为传染源。


二、病理学特点

梅毒的组织病理学基本改变是血管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三、梅毒的分期

1.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性梅毒,是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感染所致。先天梅毒分为早期和晚期梅毒。特点是不发生硬下疳,早期病变较后天性梅毒重,骨骼及感觉器官受累多而心血管受累少。出生两年内出现症状称为早期梅毒;出生两年后出现症状称为晚期梅毒;潜伏梅毒是指缺乏临床表现,仅血清学检查阳性的TP感染,病程在一年内的称为早期潜伏梅毒,其余为晚期潜伏梅毒或分期未明的潜伏梅毒。


2.后天性梅毒又称获得性梅毒,根据病程,如果病程在两年以内,我们把它称之为早期梅毒;如果病程在两年以上,称之为晚期梅毒。早期梅毒,包括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以及早期潜伏梅毒。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肤黏膜、骨骼梅毒以及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

分类.jpg


四、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

1.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常早产,发育营养差、消瘦、脱水、皮肤松弛,貌似老人,哭声低弱嘶哑,躁动不安。出生数周后可出现皮肤黏膜损害、梅毒性鼻炎及骨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多在出生3周后出现,口周及肛周可见特征性皲裂瘢痕。梅毒性鼻炎初期为鼻黏膜卡他症状,病情加剧后可出现溃疡、鼻出血,严重者可导致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形成鞍鼻。骨梅毒可表现为骨软骨炎、骨髓炎、骨膜炎等,引起肢体疼痛、活动受限。此外常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肾病综合征、脑膜炎、血液系统损害等表现。


xiaoer.jpg

图1 先天性梅毒婴儿鼻塞、流涕(Reproduced from:the Public Health Image Library,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hoto by Dr. Norman Cole.)  

脚底.jpg

图2 先天性梅毒婴儿脚底的色素病变(Copyright © 2004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晚期先天性梅毒一般5~8岁发病,13~14岁才相继出现多种表现,以眼梅毒、骨梅毒和神经梅毒常见。眼梅毒以基质性角膜炎为主,骨梅毒以骨膜炎多见,神经梅毒可无症状或以听神经、视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


五、梅毒的诊断

1.直接视检TP,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或荧光抗体染色检查被感染的体液或病损、胎盘或脐带。

显微镜.jpg

图3 暗视野显微镜下显示梅毒螺旋体

2.通过特殊染色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存在TP;

3.证实存在典型的梅毒血清学反应。


六、血清学检查

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非螺旋体试验和螺旋体试验。

1.非梅毒螺旋体试验

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性病研究试验(VDRL)和甲苯胺红梅毒血清试验(TRUST),试验原理是基于感染者对心磷脂-胆固醇-卵磷脂抗原的血清反应性,常用于梅毒的初筛,花费低、易于操作,其抗体滴度与梅毒活动期相关,可以用于评价疗效,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如梅毒螺旋体试验。治疗后非螺旋体试验抗体滴度可以下降甚至转阴,有些患者规范治疗后非螺旋体试验抗体可以持续存在,称为“血清固定”


2.梅毒螺旋体试验 

梅毒螺旋体试验包括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等,特异性高,用于初筛后的确诊。大部分梅毒患者螺旋体试验可以终生持续阳性。螺旋体试验抗体滴度与疗效无关。


3.假阳性结果 

极少数情况下,非梅毒螺旋体检查和梅毒螺旋体检查均可出现假阳性结果。其原因可能包括:感染因素,如感染性疾病(如心内膜炎、HIV感染、立克次体病、地方流行性密螺旋体病)、孕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静脉注射毒品、慢性肝病等。


七、常用驱梅药物


1.青霉素类为首选药物,血清浓度达0.03 IU/ml即有杀灭螺旋体的作用,但血清浓度必须稳定维持10天以上方可彻底清除体内螺旋体。常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水剂青霉素G、水剂青霉素G。

2.头孢曲松钠:高效的驱梅药物,可作为青霉素过敏者优先选择的替代治疗药物。


八、预防

1.宣传教育为主;

2.严格管控血液制品;

3.及早发现并正规治疗孕妇梅毒感染是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关键。



作者: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  孙建、冯文雅

本文首发自BCH儿童感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