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患这类胃炎,胃癌风险高6倍!

2022-08-05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龙子雯 


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


现代医学根据萎缩性胃炎发生的部位和免疫学的改变,将萎缩性胃炎分为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A型)和多灶性萎缩性胃炎(B型)。


A型萎缩性胃炎

病变主要发生在胃体部,并常伴有恶性贫血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升高,自身抗体呈阳性。


B型萎缩性胃炎

病变主要发生在胃窦部血清胃泌素水平低下 ,自身抗体呈阴性。我国患者以B型萎缩性胃炎居多。

01

幽门螺杆菌与萎缩性胃炎


导致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机体一般难以自行将其清除,因此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几乎都会引起胃黏膜炎症,长期感染后可以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胆汁反流则主要通过损伤胃黏膜屏障,最终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遗传和自身免疫因素也与萎缩性胃炎相关,在A型胃炎患者血清中常可见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

此外,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感染(如EB病毒感染)也参与致病。不良饮食方式如高盐高热饮食、过量烟酒摄入及高龄和精神刺激也与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常无明显的特异性。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也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伴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口苦等消化道症状,抑或伴有消瘦、贫血等消化道外症状,部分患者可合并焦虑、紧张、抑郁等精神症状,但疾病的严重程度常常与这些症状的有无、轻重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由于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而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几乎都会造成慢性炎症,因此可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大致估计我国成人慢性胃炎患病率约为50%,而根据2011年组织开展的一项多城市、多中心、大样本调查表明,经胃镜证实的慢性胃炎患者中,萎缩性胃炎占23.2%可见目前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之高,值得引起人们重视。


02

B型胃炎患者患胃癌风险增加6倍


目前多数学者普遍认同胃病的“炎-癌”的转化模式,即经历“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癌”的过程。研究发现,程10年以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的概率约为10%,而50%的胃癌患者有萎缩性胃炎的病史。每年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0.5%~1%,若同时伴肠化生或上皮内瘤变则癌变率更高。另一项研究显示,患A型胃炎患者较常人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了1.3~3倍,而B型胃炎患者患胃癌的风险则增加了6倍。可见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息息相关。


长期以来,我国的胃癌发病率、死亡率高居城乡居民癌谱前三位。但是胃癌早期通常没有典型临床表现,很多患者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后在前往医院就诊,往往已处于进展期胃癌。


结合我国萎缩性胃炎的高患病率和以B型胃炎为主的高癌变率现状,进行胃癌早期筛查的收益极大。同时,B型胃炎的癌变过程可达10年甚至更久,因此,可以筛检出大量尚处于萎缩性胃炎而未癌变的无症状患者。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