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胸壁放射性溃疡是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少见却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和胸壁组织的持续破坏,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胸壁放射性溃疡往往无法自行愈合,其修复重建手术需要肿瘤整形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影像诊断科等多学科协作才能完成,属于高难度的复杂外科技术。
日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联合肺部肿瘤科为一位多次修补术后失败的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成功实施再次修复重建手术。
62岁的林女士17年前确诊为右乳腺癌,于当地医院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和辅助放疗等综合治疗。2年前胸壁皮肤破溃后数月不愈合并逐渐扩大,溃疡底部与胸腔相通。为治疗胸壁放射性溃疡,林女士辗转两家医院,接受了5次手术,仍遗留三处创面。在居家换药5个月伤口未见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林女士慕名前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就诊。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乳房再造科专家团队发现,虽然经历了带蒂横行腹直肌皮瓣和带蒂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手术,患者右侧胸骨旁第3肋间区域依旧遗留面积约为6 cm×6 cm的慢性溃疡创面,其余两处面积较小的创面位于胸壁外侧,根据前次手术病理可排除乳腺癌复发、瘢痕癌等恶性疾病;目前创面边缘可见第3肋骨外露,创面基底局部已侵蚀全层肋间肌达壁层胸膜,随时有与胸腔相通的危险,需尽快行修补手术。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主任尹健教授十分重视林女士的诊疗,组织全科医师会诊和院内多学科专家会诊,最终制定了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复合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方案。
术前乳房再造科和肺部肿瘤科共同制定了游离阔筋膜组织修复胸膜缺损,必要时行肺修补和胸壁骨性组织重建的手术预案。术中切除部分第三肋并彻底清创后发现,患者胸膜和前次手术植入补片贴合完好,未见胸膜漏气表现,所以按照计划行胸壁软组织缺损修复手术。
经过7小时的手术,林女士左侧大腿皮瓣通过显微外科技术被移植到了胸部创面部位,并利用临近皮瓣修复了另外两处较小创面。经过一周的精心护理,林女士胸部的所有创面均得到了妥善修复并且顺利康复出院,她对参与治疗的肿瘤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林女士的主管医生殷竹鸣副主任医师介绍,胸壁放射性溃疡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很大,手术清创范围往往远大于术前测量的溃疡面积,同时清创深度可达胸壁全层,容易造成胸膜缺损,因此常常需要联合胸外科协作完成修复手术。林女士曾于外院接受多次修复手术,胸壁缺损修复的常用供区下腹壁和背部均已动用,因此本次手术选用的是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肿瘤整形外科常用的创面修复供区,并且可以制备多叶皮瓣,也可以携带肌肉、阔筋膜等完成复合组织的修复,是林女士胸壁缺损修复的理想供区,最终的手术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团队曾率先成功完成天津市游离DIEP皮瓣和PAP皮瓣乳房再造,以及全国腔镜辅助腹膜外入路双侧DIEP皮瓣乳房再造,在自体组织游离移植领域拥有先进的临床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储备。本病例是多次修补术后失败的胸壁放射性溃疡,该患者手术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肺部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放射科、乳腺病理研究室等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也标志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引领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和胸壁缺损修复的专业发展实力,并为我国乳腺肿瘤整形外科疑难重症处理能力的不断进步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成立于2010年,是我国第一个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临床专业科室。乳房再造科作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诊疗中心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除针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规范化外科治疗以外,主要开展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乳房畸形修复等乳房整形外科手术,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开展全系列、多供区自体组织游离移植乳房再造技术的乳腺肿瘤整形中心之一。科室学术带头人尹健教授参与制定了《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再造临床技术指南》和《乳腺肿瘤整形与乳房重建专家共识 (2018年版)》,并出版专著《乳腺肿瘤整形实践与思考》。科室连续成功主办十四届乳腺肿瘤整形领域的盛会“全国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学习班”,与俄罗斯N. N. Petrov国家肿瘤研究院共同成立中俄乳腺肿瘤整形联合研究中心。
通讯员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周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