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有些孩子接种完疫苗后,会在接种部位的皮肤下面形成硬结,这个问题是注射时,损伤了脂肪组织,导致了脂肪坏死导致的。
这个问题基本在8周时间左右就能逐渐消失了,可是有些家长提问,为什么孩子的硬结持续1-2年了,还不消退,还有痒感,孩子还会去抓。
那咱们今天讲讲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分解开来就是,这究竟是注射时导致的脂肪坏死,还是对疫苗成分的一种反应?为什么持续这么久?为什么会痒,痒可怎么办?这个硬结这么久,对身体有没有影响,需不需要治疗,怎么治疗。
疫苗接种后,在接种部位的皮下出现一个或数个小结节,单个多见,摸起来有些硬,和周围组织不粘连,没有红肿、化脓表现。
有些家长可能说,开始是有些红肿的表现,那是因为这个结节和疫苗的常见局部不良反应同时存在了,接种部位的红肿非常常见。
这些有结节的部位,有研究发现,大约40%出现痒感,有些孩子在出现感冒等问题时,会出现瘙痒加重等表现。还有些会出现毛发生长旺盛,色素改变等表现。
这个表现其实也是一种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比较罕见,是自限性的问题,多在4-5年左右自行消退。
这种结节,或者肉芽肿,经病理学研究发现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性纤维性脂膜炎,就是脂肪的炎症、坏死,和过敏、针刺伤、全身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相关。
这些因素会导致局部脂肪组织中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比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如下图所示,形成一个肉芽肿,就是大家能摸到的那个结节。
为啥有炎性细胞浸润?就是用这些细胞聚集后,把病损给包起来,不让它兴风作浪,对身体产生更大的影响。
具体为(A)皮下脂肪的活检,纤维化的界限清楚,有大量的炎性浸润,弥漫性和滤泡型。(B)浸润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组成,没有异型性细胞。(C)纤维化区域包含嗜酸性粒细胞。(D)反应性淋巴滤泡。
为啥结节这么难消退,大部分1-2年,少部分得4-5年呢,就是结节形成后,得逐渐吸收的结果。
这个目前考虑和疫苗中的铝,导致的慢性过敏有关,也有些认为可能和接种的方式有关。
一项研究发现,疫苗后的结节,74%和含铝疫苗相关,8%和不含铝疫苗相关,剩余不详。接种含铝疫苗后,虽然大部分都是肌肉注射,导致的过敏反应比较少,但是可能有些残留在皮下,导致出现过敏反应,就出现了结节的表现。
好些出现这个问题的孩子,在之后经皮肤做铝过敏试验,是阳性的,就是提示铝过敏,如下图。但是这个也得给大家说明,目前还不能完全明确,因为相反的实验结果也有,咱们继续等研究吧。
另外,研究发现,对于相同疫苗,在皮下注射后,出现了结节,而正确的肌肉注射后,没有出现,提示和接种的方式也有关,使用长针,扎得深些,出现的疫苗不良反应少。
皮下接种时,相比肌肉注射,疫苗成分存留时间久,并且该区域的朗格汉斯细胞,也能促进炎症反应。
所以,如果疫苗是肌肉注射的,就不要嫌扎得太狠,太深啦。
从前面咱们讲的,大家也能知道,是含铝的疫苗多见,比如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是吸附在氢氧化铝上的。另外还有五联疫苗(里面含有百白破疫苗),这也是大家提问最多的疫苗。
其他疫苗比较少见,国外研究还提示肺炎13价疫苗偶尔也有这个表现。
瑞典有研究发现,该问题的可能性在0.03%(10000例疫苗,出现3-6例)-0.83%(4558例疫苗,出现58例)之间,不算常见,但是如果基数大的话,临床中也不少。
发完疫苗接种后出现的红肿是热敷还是冷敷的文章后,咱们后台有10多位家长提问相关问题,可见国内这个情况也不少。
如果不痒,啥问题都没有。
如果不痒,不用处理,等过个4-5年,就自行消退了。
如果非常痒,那可以使用局部冷敷,也可以使用保湿霜涂抹(随便选牌子),严重使用局部激素,比如力言卓,尤卓尔,艾洛松等涂抹,每日1-2次就行了。
研究发现这些方式,能缓解瘙痒,但是使用时间会比较久。
保湿或冷敷好说,但是长期使用激素,家长就会受不了,可以请皮肤科医生,根据孩子情况,制定一个长期方案,和湿疹似的,好了之后长期间隔使用(主动维持疗法),或者随痒随用的方案。
如果实在是受不了,可以手术切除,切除后肯定不痒,不过没有必要。
比如使用百白破疫苗,在1.5岁接种完后,在6岁还得接种白破疫苗呢,这时还能接种吗?
当然是可以的,这种不良反应不是疫苗接种禁忌证,但是多会推荐等这个结节消失后再进行接种,研究发现,等其消失后再次接种含铝疫苗时,25位小朋友,仅有2名再次出现结节问题。‘
所以,基本可以放心接种了。
哈哈,是不是又学了个知识点,搞清楚一项事情,是不是很高兴?
最后说一句,搜索真是需要技巧,我搜索hard lump (硬结) vaccine,就是找不到治疗,改用Nodules后,就出来了......
本文首发于“儿科医生孔令凯”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