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谈“胰腺占位”不色变!既切掉肿瘤,还能保留功能?

2025-08-24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非原创

答患者问

医生,这个报告单到底什么意思?”


“化疗期间能不能吃补品?”

“放疗后皮肤痒怎么办?”

……


门诊、病房、线上,患者和家属的提问往往来得突然而具体,却直指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为此,“壹生资讯-肿瘤频道”推出全新微专栏《肿瘤三分钟——答患者问》。每期用约3分钟可读完的篇幅,聚焦1个高频真实提问,给出循证、易懂、可操作的回答。


本期带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整理的科普患教文章,解答“既切掉肿瘤,还能保留功能?谈“胰腺占位”不色变!”


三分钟,让困惑少一点,让沟通顺畅一点,让医患携手向前迈一步。

胰腺是消化和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

是个默默无闻“幕后功臣”

出现问题往往症状也不明显

但胰腺生的病种类并不少


老是低血糖?原来是胰岛细胞瘤在作怪


40多岁的李先生正值壮年,是家里的顶梁柱。但近半年,他频繁遭遇一种“怪病”:一饿就头晕眼花、心慌手抖、浑身冷汗,必须立刻吃东西才能缓解。最严重时,他在开车途中突然眼前发黑,差点酿成事故。


遂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求诊,检查发现李先生存在血糖异常低下,进一步CT显示:胰腺体尾部有一个2 cm大小的肿瘤,结合其他一系列检查与临床表现,被确诊为胰岛细胞瘤。


胰岛细胞瘤会引起以低血糖为主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可出现发作性低血糖昏迷,久之损害脑组织,出现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由于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加上病例少,易被误诊。胰岛细胞瘤一般为良性(90%),但有时可能发展为恶性(小于10%)。


虽然肿瘤是良性,但是肿瘤紧贴胰腺中运输胰液的管道结构,若按传统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需要切除50%的胰腺,术后可能面临消化不良与患糖尿病风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团队评估后,决定采用肿瘤剜除术+胰管支架修复——像挖出果核一样,仅精准切除肿瘤,保留大部分正常胰腺;因为肿瘤紧贴胰管,术中切断胰管后,团队创新性地以一根支架管,联通两侧断端确保胰液畅通。


术后复查结果显示,患者愈后良好。李先生告别了头晕、心慌,血糖也稳稳地,饮食不受限,状态也越来越好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李照主任表示:胰腺局部切除术最大限度保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少对消化道连续性影响,无胰肠吻合避免严重并发症。以李先生这样的患者为例,现代外科理念不仅关注器官保留,同时也重视功能保护,这是确保患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保命”选择题?全胰肿瘤的极限手术


年近80岁的刘爷爷发现胰腺上长了一种名为IPMN(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而肿瘤影响的范围竟然遍布整个胰腺。


如果按照传统手术方式的话,他需要接受“全胰切除术”,切除的器官包括全部的胰腺、半个胃、十二指肠、胆总管、胆囊、脾脏,听起来就让人为这位耄耋之年的老爷子捏一把汗。


IPMN是指发生于主胰管、分支胰管,可产生大量黏液的一类上皮乳头状增生性病变,起源于导管上皮细胞,是胰腺相对较为少见的囊性或囊实性肿瘤,存在变成恶性的可能。


在术前对患者的血管条件进行充分评估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团队提出“极限保留”方案:仅切除胰腺,保留十二指肠及脾脏等其他器官。


但是这种手术需要医生极高的手术技巧与机器人手术技能——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手术团队需借助高清放大视野,精准辨识并游离胰十二指肠上、下动静脉形成的纤细血管网(直径仅数毫米),同时完整保留深埋于胰腺组织中的胆管结构。这些关键脉管系统的保护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器官的血供。一旦术中发生血管损伤,将导致十二指肠或胆管缺血性坏死,进而造成手术失败。


老爷子术后积极康复,不到半个月就能吃能喝能走路,顺利出院。出院时,他握着医生的手开玩笑道,“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原装’回家!”

胰腺占位,是临床影像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描述性用语。简单来说,是指胰腺组织中出现了一些实质性的肿块性病变,这些病变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检查结果显示“胰腺占位”,先不要慌,先判断良性还是恶性。


良性占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囊肿、假性囊肿、胰岛素瘤等。


恶性占位: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及低度恶性的实性假乳头状瘤等。


手术治疗是胰腺占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传统胰腺肿瘤手术往往需要实施广泛切除,包括部分或全胰腺切除,并联合脾脏、胃、十二指肠等多个器官的切除。这种“大刀阔斧”的手术方式虽然能够彻底切除病灶,但会导致患者胰腺功能完全丧失,可能面临消化不良、糖尿病、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需终身依赖替代治疗,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紧跟微创时代,开展了"胰腺肿瘤剜除术"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等手术方式。


在一系列综合评估后,通过保留胆总管、主胰管结构、健康的胰腺实质、十二指肠以及脾脏的结构、血液供应、功能完整性,保留尽可能多的胰腺组织,尽量减少对患者消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损害。


保留胰腺功能的手术,适合的患者包括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如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囊性肿瘤等;需要保留正常胰腺实质,以减少术后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全;肿瘤位置适合进行保留胰腺实质的手术,如胰腺头部、颈部或体部;但是,对于体积较大或具有恶变风险的良性占位,以及恶性占位,手术切除仍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而不适合的情况包括胰腺恶性肿瘤,如胰腺导管腺癌(即常说的胰腺癌);肿瘤位置不适合保留胰腺实质的手术,如广泛侵犯胰腺或邻近重要结构(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大血管);肿瘤直径过大;严重的心肺相关疾病,心肺功能差,无法承受手术的打击(全身状况差);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胰腺炎或胰腺感染。


科普专家


李照
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擅长肝、胆、胰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外科微创治疗,肝移植手术及相关诊疗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上午(通州院区);周四下午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