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JCO发表,邵志敏教授团队创新单药疗法,“精准爆破”HER2阳性患者治疗困境 | 医路领先行

2025-11-26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2025年11月26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乳腺肿瘤多学科团队首席专家邵志敏教授领衔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由中国学者自主研发的新型HER2双表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TQB2102),在早期与局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多中心、Ⅱ期随机临床研究成果。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患者总病理学完全缓解率最高达到76.9%,且兼具良好安全性,提示新型HER2双表位ADC类药物(TQB2102)未来或将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新星”。此项重磅研究成果日前已在国际肿瘤学知名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CO)发表。邵志敏教授为该研究通讯作者,李俊杰医生为第一作者,该文章影响因子为43.4分。


1.jpg



传统治疗局限:HER2阳性患者面临“治疗困境”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20%,具有侵袭性强、复发风险高的特点。对于肿块超过2cm或者淋巴结有转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而言,新辅助治疗是治疗该亚型乳腺癌的重要“利器”,能够为原本无法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赢的手术机会,也让更多患者获得了保乳、保腋窝的机会。


长期以来,临床针对该类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普遍采用以“紫杉类+铂类”化疗方案为基础,联合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的治疗模式。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仍有部分患者面临疗效未达预期、治疗出现耐药等诸多“困境”,亟需更具抗肿瘤活性的HER2靶向药物(譬如“魔法子弹”的ADC类药物),解决现有治疗中的“瓶颈”问题。


“国产创新药物的研发推进与临床转化探索,为打破这一治疗‘僵局’提供了关键契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乳腺肿瘤多学科团队首席专家邵志敏教授强调,“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系列的临床研究,持续探索更高效、可及性更高的治疗方案,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研发更多新的治疗药物”

破解疗效困境:双表位靶向实现“精准爆破”



为破解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治疗困境,邵志敏教授领衔团队将研究方向聚焦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HER2双表位ADC类药物(TQB2102),并牵头布局一系列多中心临床研究。


2.jpg


据悉,相较于传统 HER2 靶向治疗药物,新型HER2双表位ADC类药物(TQB2102)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其抗体部分能够同时识别HER2蛋白上两个不同表位,即曲妥珠单抗结合位点和帕妥珠单抗结合位点。李俊杰医生进一步解释道:“这种双表位的结合模式,如同给药物配备了‘双重导航系统’,既能更精准地锁定肿瘤细胞,又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靶向爆破’,此前的多中心临床Ⅰ期研究显示,新型HER2双表位ADC药物(TQB2102)治疗多种实体瘤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1.2%,为后续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于TQB2102这一优势机制,邵志敏教授团队牵头开展了一项全国5大中心开放标签、随机、Ⅱ期随机临床研究,旨在全面评估该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抗肿瘤活性与安全性。

创新单药疗法:难治群体将迎“疗效曙光”



在临床研究中,研究团队纳入多组不同临床特征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经过系统数据分析,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出非常亮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在所有入组患者中,新型HER2双表位ADC类药物(TQB2102)单药治疗后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高达73.1%,显著优于其他单表位同类药物的既往研究结果。凭借独特的双表位机制优化,新型HER2双表位ADC类药物(TQB2102)无需联合其他治疗药物,单药即可发挥更优疗效优势,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治疗安全性总体可控。


更令人鼓舞的是,针对HER2 IHC2+/FISH+这一临床相对难治的亚型患者,此药物治疗后的患者总病理完全缓解率仍能达到33.3%,显著高于同类药物在该亚组12.5%的历史数据,有望为这部分“异质性”的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新型HER2双表位ADC类药物(TQB2102)的高缓解率和良好安全性,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高效方案”邵志敏教授表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开展Ⅲ期临床研究,通过扩大样本量深化疗效验证,同时探索其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治疗可能性,希望借助这一国产创新药物,让更多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从新药中得到生存获益,提升我国乳腺癌治疗的国际影响力。”


通讯员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懿辉 朱一齐

整理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黄琳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