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场学术盛宴,一次湖湘回响——专访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晓艳教授 | CGC2025

2025-11-15作者:论坛报马山资讯
原创


b35194bd90baca5481c18dc5379281b9.jpg

10月23—25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消化系病学术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共同承办。

我国消化病学奠基人张孝骞教授出自湘雅,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秉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严谨态度,将毕生精力奉献于临床医学、医学教育与科研事业。此次年会选址长沙,既是对张孝骞教授等前辈精神的致敬,也寓意着对消化病学传承与创新的期待。

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专访湖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晓艳教授,围绕大会学术亮点、湖南消化病学特色及学科建设等话题分享她的见解与思考。



内容为王:大会的灵魂在于引领


王晓艳教授指出,本次年会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学术内容的前沿性与国际视野。“唐承薇主委和组委会将今年在国际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最受关注的研究成果和重量级的专家带到了长沙。一场会议的灵魂,就在于它的内容能否给同道们带来启发和引领。从日程来看,这无疑是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会。”

她坦言,近年来我国消化病学发展迅猛,在国际重量级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次大会正是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对于我们湖南的医生来说,能在家门口听到这样前沿、重磅的报告,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湖南热度:展示与成长并重


作为东道主,湖南消化同道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王晓艳教授介绍,在湖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专委会和三家湘雅医院的共同动员下,本次大会的湖南注册参会人数近千人。

“这份热情,离不开组委会对湖南同道的特别关怀。”王晓艳教授特别提到,“组委会为我们提供了200个基层医院的免费注册名额,这体现了中华医学会对我们湖南基层消化事业发展的温暖支持,我们非常感激。”

同时,组委会也为湖南专家提供了宝贵的展示平台。“从会议主持到专题讲者,都安排了湖南的专家,包括我们的前辈和副主委们。这种周到的安排,让我们有机会向全国同道展示湖南的学术风貌。”


湘雅特色:聚焦临床问题,探索中国数据


在本次大会首日,王晓艳教授分享了团队在炎症性肠病(IBD)领域的研究进展。她介绍:“IBD近年在我国发病快速增长,但我们发现,遗传因素在其中占比不足10%,环境因素可能是更关键的原因。”

基于此,她的团队从2019年开始着手建立IBD饮食队列,这也是国内规模较大的相关队列之一。“我们引进了具有医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背景的科研人员陈杰医生,并联合营养科共同制定了一份高信度的中国版饮食问卷。目前,我们已积累了600多人的数据,将在大会上分享初步成果,希望能得到全国同道的指正。”

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重点项目的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只是在IBD的环境因素这个细分领域做了一些聚焦的工作。”王晓艳教授谦虚地说,“国内像陈旻湖院长等许多大咖和同行,在IBD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还需要不断向他们学习。”


发展的基石:感恩各方支持,传承湘雅精神


谈及湘雅三医院消化科的发展,王晓艳教授将其归功于“海陆空全方位的支持”。

“首先是医院和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她举例说,“医院为我们建设了湖南省最大的独立消化内镜中心,搬迁后内镜量又增长了30%,这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临床支撑。同时,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也将省消化内镜联盟、炎症与肿瘤重点实验室等重要平台放在我们这里,这份信任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其次,她反复强调全国同道的帮助。“我们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全国各位大咖,像唐承薇主委、陈旻湖院长、房静远教授等专家的长期支持和合作。这次年会能放在长沙,本身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最后,她深情地提到了自己的老师——沈守荣教授。“她传承给我们的‘湘雅精神’——那种谦虚低调、虚怀若谷、做事踏实的品格,是我们科室最宝贵的财富。”她回忆道,年过七旬的沈老师至今仍坚持参加科室的质控会,常常从傍晚开到深夜。“正是这种前辈的言传身教,塑造了我们科室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的氛围,这也是对张孝骞教授等老一辈医学家精神的一种传承。”


展望未来:扎根基层,服务百姓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王晓艳教授和她的团队也肩负着带动全省消化事业发展的责任。湘雅三医院牵头了全省14个地市190家县级医院的帮扶工作,致力于提升基层医院的消化临床诊疗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目前,县级医院的早癌诊疗率提升了近11%,消化科与内镜中心的合并率也达到了46%。只有基层强大了,才能真正惠及百姓。”

“我们深知,和全国顶尖的医院相比,我们还有差距。我们应当继续传承张孝骞教授等老一辈专家的学术精神,不断向大家学习。这次大会就是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我们期待能和全国的同道们多多交流,把大家的先进经验留在湖南,共同为我们国家消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不负前辈的期望与时代的重托。”

在采访的最后,王晓艳教授用一句话向全国消化同道发出诚挚邀请:“学术前沿精彩无限,亮点纷呈值得奔赴。我们在幸福之城长沙,欢迎您!



从张孝骞教授开创中国消化病学先河,到如今湖南消化团队在年会中展现学术活力,一代代医者始终秉持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服务人民的初心。本次年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必将为我国消化病学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佟艳华整理,感谢王晓艳教授审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