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医保收费政策下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的实践变革与效益分析

2025-09-16作者:医学论坛报醒醒资讯

作者:刘文虎

一、政策背景与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定位

2023 年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血液净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对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吸附)的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明确将 “HD+HP”“HDF+HA” 等常见组合方案纳入医保甲类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从原 60%-70% 提升至 80%-90%,同时细化不同吸附剂类型、治疗时长对应的收费梯度。这一政策调整不仅缓解了患者经济负担,更对医疗机构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的开展模式、资源配置与疗效优化产生深远影响。

二、新医保政策下医疗机构的实践变革

(一)治疗方案的优化调整

政策实施前,因组合治疗自付比例较高(患者单次需承担 300-500 元),医疗机构多以单一 HD 治疗为主,组合方案仅用于重症患者。政策调整后,三级医院 “HD+HP” 联合治疗占比从 18.7% 提升至 42.3%,二级医院从 9.2% 提升至 29.5%。部分医院进一步细化方案:对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患者采用 “每周 1 HD+HP + 每周 2 HD”,对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采用 “HD+HP(短时长 2 小时)”,在保障疗效的同时降低治疗成本。

(二)设备与人员配置的升级

为满足组合治疗需求,医疗机构加速设备更新与人员培训。2024 年上半年,全国血液净化中心新增灌流器专用设备 1.2 万台,树脂类、碳基类吸附剂采购量同比增长 65%;同时开展 “组合式血液净化操作规范” 专项培训,覆盖医护人员超 5 万人次,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操作,确保治疗安全性。某三甲医院数据显示,培训后组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从 7.8% 降至 2.1%,主要为轻微过敏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三、政策对患者预后与社会效益的积极影响

(一)经济负担显著减轻

以某省为例,新政策实施前,尿毒症患者每月组合治疗费用约 3200 元(自付 960 元),政策调整后自付费用降至 320-480 元,下降幅度超 50%。对于低收入患者,通过医保大病保险二次报销后,自付比例可进一步降至 10% 以下,有效避免 “因治致贫”。调查显示,政策实施后患者治疗依从性从 68% 提升至 92%,中断治疗率从 15% 降至 4.3%

(二)长期预后持续改善

长期随访数据显示,接受规范组合治疗的患者,5 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从 38.6% 降至 22.1%,肾性骨病发生率从 45.3% 降至 28.7%,血红蛋白达标率(>110g/L)从 52% 提升至 78%。某研究团队对 1200 例患者的跟踪发现,组合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平均达 68 分,较单一 HD 组(51 分)显著提升,其中 “生理功能”“情感职能” 维度改善最为明显。

四、政策实施中的挑战与优化建议

当前实践中仍存在部分问题:一是区域差异明显,西部偏远地区基层医院设备不足,组合治疗开展率仅 15%-20%;二是部分医疗机构存在 “过度治疗” 倾向,对无需组合治疗的患者盲目联用,增加医保基金压力;三是吸附剂质量参差不齐,少数低价产品存在生物相容性差、吸附效率不稳定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三方面优化:其一,加大对基层医院的设备投入与政策倾斜,通过 “医联体帮扶” 模式,由三级医院向基层医院输送技术与人才;其二,建立组合治疗临床路径准入机制,明确适用人群(如 β₂- 微球蛋白>25mg/LPTH600pg/ml),避免资源浪费;其三,加强吸附剂质量监管,建立全国统一的耗材追溯体系,对不合格产品实施 “黑名单” 制度,保障治疗安全性。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