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1。MM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贫血、骨破坏,其中肾损伤(RI)作为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达25%~75%。随着各类临床研究及新药研发的不断推进,新型抗骨髓瘤药物的问世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生存结局,目前其中位生存期可达3~10年2。蛋白酶体抑制剂(PIs)、免疫调节剂(IMiDs)及单克隆抗体(mAbs)等治疗策略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多数患者仍面临疾病复发或耐药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经IMiDs、PIs及抗CD38 mAbs三重治疗后仍发生疾病进展的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其后续治疗选择极为有限3。
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AR-T)疗法为 RRMM 提供了新的选择。BCMA在正常B细胞及非造血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但在几乎所有的MM细胞系表面都有表达,因而成为目前MM靶向治疗的重要分子靶点4。统计数据显示,BCMA CAR-T治疗RRMM总缓解率(ORR)可达到85.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4.0个月。为进一步改善MM患者生存预后,如何提高应答率、减少抗原损失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5。
在此背景下,为紧跟国际前沿趋势、推动创新成果的临床转化,中国医学论坛报策划并发起“髓聚新程——多发性骨髓瘤学术交流”系列会议,第十四期定于11月17日线上召开。本次会议聚焦MM临床诊疗热点,系统梳理2025国际骨髓瘤学会(IMS)年会中BCMA靶向治疗领域突破性进展,结合真实病例探讨分层诊疗与全程管理优化策略,通过学术交流促进跨区域经验共享,助力突破MM合并高危肾损患者的治疗难点,推动诊疗规范升级与个体化决策能力提升,为MM患者临床治愈探索新路径。
会议日程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17日(周一) 19:00-20:35
会议形式:线上直播
观看方式: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

参考文献
1. Bridoux F, Leung N, Belmouaz M, et al. Management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symptomatic multiple myeloma. Kidney International. 2021;99(3):570-580. doi:10.1016/j.kint.2020.11.010
2. 汪想, 马邦云, 宋竞择, 周昕怡, 孙雪梅.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3, 2025. Accessed October 21, 2025.
3. 安静, 赵洁, 马艳萍, et al. 三类/四类暴露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中国肿瘤临床. 2024;51(23):1218-1222.
4. 燕思佳, 肖毅. 多发性骨髓瘤的b细胞成熟抗原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与复发后处理的研究进展. 实用医学杂志. 2025;41(7):929-935.
5. 张明月, 李娜, 赵江珊, 王雪莹, 石琳. Gprc5d car-t细胞靶向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5;38(7):572-576. doi:10.13201/j.issn.1004-2806.2025.07.015
GSK参与本材料的制作, 本材料的目的是科学交流,可能包含未在中国获批的产品,或有关药品未在中国获批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和适用人群。GSK只推荐已批准上市的药品按中文说明书进行处方。仅供医疗保健专业人士阅读。
NX-CN-MMU-AGND-250072
有效期至 2027年 10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