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马青峰教授专访:远程实时指导赋能基层,共筑全国卒中绿色通道【202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

2025-11-21作者:论坛报寒夜资讯
原创


2025年11月7—9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办的202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在首都北京举行。

本次大会以“做实基层防控,规范指导减残”为主题,设置了20余个分会场,国内脑卒中防治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会。会上全面总结了我国卒中防治与百万减残工程成效,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同时,围绕国内外脑血管病研究的前沿进展展开讨论与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神经有幸采访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马青峰教授


video


01


首先,能否请您谈谈开展基层脑卒中远程医疗救治项目的初衷与核心目标是什么?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均提出一项重要目标:力争在2030年前,推动全国所有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展溶栓与取栓治疗。然而,当前我国基层医院的溶栓能力仍有待加强。前期调研发现,部分二级医院年溶栓病例数偏少,整体救治效率不高,尤其反映在入院到静脉溶栓的时间(DNT)普遍较长。因此,在2030年前提升基层医院实现国家这一重要目标,对于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及国家百万减残工程计划的落实至关重要。

基于此,吉训明院士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了申请,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委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实施的基层脑卒中远程医疗救治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实时远程指导,协助基层医院开展溶栓救治。借助实时远程指导与培训,特别是基于具体病历的实操指导,提升基层医生的溶栓技术应用能力。第二,依托线上平台开展质量评估与规范化管理,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规范的卒中救治质控体系。通过对溶栓及卒中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质量评估与病例讨论,发现问题、优化流程,从而提升救治效率,缩短卒中绿色通道中的关键时间节点,有效降低DNT时间。第三,服务基层群众,使当地医疗机构所覆盖的居民能够获得及时、规范的溶栓治疗,从而降低因卒中导致的致残率与致死率。





02
基层脑卒中远程医疗救治项目自启动至今,大致经历了哪些关键阶段?都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


基层脑卒中远程医疗救治项目已于今年8月24日正式启动。启动会后,目前已有超过300家医院提交申请,覆盖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已组织两期线下培训,分别在北京与贵州举行。未来还计划在四川及西部地区继续开展培训活动。

同时,项目组正在对远程实时溶栓指导信息化平台进行升级。该平台将作为重要载体,促进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的卒中专家与基层医生进行实时互动,为基层卒中救治工作提供专业指导。我们相信,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更多医疗机构将被纳入到基层脑卒中远程医疗救治项目,实时获得专家的技术指导,并在质量管理方面实现持续提升。





03


当前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针对这些挑战,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在提升基层医院卒中救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卒中救治并非仅依靠个人技术,更依赖于团队协作与医院管理层面的高度重视。然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在多学科协作方面仍存在意识不足、配合不够顺畅的问题。

因此,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培训,强化多学科协作机制,从而保障卒中绿色通道运行顺畅,帮助一线医生顺利开展溶栓工作。






专家简介



图片


马青峰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卒中抢救中心主任、医务处副处长、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质控数据部副主任、北京市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执行主任。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脑卒中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分会常委、秘书长;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常务委员。

  • 组织建立了宣武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负责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管理及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急性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临床及基础研究。

  •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及北京市科委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研究课题多项,获批发明专利1项。

  • 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Lancet Public Health、 JAMA Neurology、 Strok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



图片
END



中国医学论坛报韩叶采写

感谢马青峰教授审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