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岁宝宝:3次开腹,6次肠镜,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3-05-0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常言说“人的命,天注定”,这句话对某些人来说,也真是无可奈何的事。

来自广西的亮亮,可谓一出生就命运多舛。

2年前,他刚出生1个月,一拉粑粑,肛门就露出两个桑葚大小的息肉。

微信图片_20210610175649.jpg

2岁的亮亮,嘴唇长有黑斑

于是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顺利出院。

然而半岁时,亮亮肛周又有数个息肉脱出,还伴有便血,腹痛,无奈再次做了肠镜检查。

结果发现,亮亮的整个大肠,有多个巨大息肉!

于是,决定在内镜下将所有息肉切除。

由于亮亮肠道内息肉数量多,而且基底宽大,无法一次性完全切除,因此在1~2岁期间,可怜的孩子先后共做了6次肠镜、分批次切除息肉。

随着亮亮慢慢长大,亮亮开始出现反复腹痛、便血的情况。

半年前因为“剧烈腹痛”先后做了两次急诊开腹手术,术中发现“肠套叠、肠梗阻”,切除了部分空肠。

可是亮亮的息肉仍在不断新增、不断变大,还将面临反复肠套叠、肠梗阻的风险,多次外科手术切除息肉、病变肠段对患儿创伤非常大,而仅仅依靠肠镜又难以切除。

于是,亮亮父母带他来到中山六院求治。

10月22日上午,经口小肠镜结合剖腹探查,切除了息肉。

伴随着医护人员每天的细心查房和精心护理,亮亮的精神、体力逐渐恢复,术后5天尝试饮水、7天半流质饮食,每日排黄色软便,目前已顺利出院。

微信图片_20210610175653.png

亮亮术后伤口恢复良好

看到这里,相比朋友们会问,亮亮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让一个2岁大的孩子经受如此巨大的痛苦?


什么是黑斑息肉综合征?


原来,亮亮患的是一种遗传性疾病——P-J息肉综合征,也叫“黑斑息肉综合征”。

顾名思义,就是黑斑与息肉同时出现;往往患者面部、口唇周围和颊黏膜的色素沉着,类似黑斑,胃肠道却长有很多息肉。

这是一种少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发病率约为1/20万,有较高的癌变风险,如不积极加以干预,一生中可能有93%的概率罹患癌症。

该病的息肉于0~9岁形成,10~30岁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以口唇、手、脚黏膜黑斑常见)和胃肠道多发息肉。

亮亮的爸爸也是嘴唇上长有黑斑,在少年时就发现有胃肠道息肉。

以下这两例孩子,他们的父亲也是P-J综合征患者。

微信图片_20210610175659.jpg

病例1,女孩,6岁

微信图片_20210610175701.jpg

病例2,女孩,4岁

关于症状,病情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便秘、呕血、息肉脱出等消化道症状。

辨别本病,有3个典型特征:黑斑+息肉+遗传性

1、黑色素沉着

可以出现在婴儿或少儿时期,并且容易发生在口唇及其周围、面颊部、鼻孔内壁、手、足或会阴部。

微信图片_20210610175704.jpg


2、胃肠的息肉

几乎所有的PJS患者都有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以小肠多见,在胃、大肠、阑尾腔也有生长。

3.遗传: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单一多效基因传递,同一家族中常有多人发病,也可散在发病。


癌变风险大:一生约有93%的风险罹患肿瘤


研究表明,本病患者一生中各种癌症风险会明显增加,一生约有93%的风险罹患肿瘤。

常见肿瘤依次为结直肠癌、胃癌、小肠癌、宫颈癌、卵巢癌、骨肉瘤等,而胰头癌、胆管癌、乳腺癌也属于PJS肿瘤谱。

最经常发生在胃肠道: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风险为57%左右,

大肠癌的风险约为39%,

胰腺癌的风险约为11%~39%。

其他恶性肿瘤,包括肾癌、肺癌和甲状癌等风险也会增加。

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的风险会增加。

几乎所有的女性患者都患有一种良性的卵巢环管状性索肿瘤。

男性患者患睾丸良性肿瘤的风险增加,同时还可能增加罹患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风险。


治疗、检查和预防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办法,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切除胃肠道息肉是治疗的关键。包括内镜治疗和外科治疗。

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极少恶变,一般不需处理,除非有美容需要者。

胃息肉及大肠息肉以内镜下治疗为主,配合手术治疗。

小肠息肉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内镜下治疗;小肠息肉不论数量多少,如无急腹症,可不必急于手术治疗,以免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手术一般仅适用于肠梗阻、肠套叠等并发症及恶变者。


微信图片_20210610175708.jpg


术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进行定期随访。

建议对10岁以上患者常规每年行大便潜血检查,每1~2年行全消化道造影检查,20~25岁以上的患者,每1~2年还应接受胃肠镜检查,25岁后每年还需接受包括腹部、盆腔的全面体格检查,重点是排查消化道肿瘤、性腺及肺部肿瘤。

女性患者应行乳腺检查、宫颈涂片和盆腔B超检查,男性患者还应定期检查睾丸。

因家族成员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对患者直系亲属,特别是有家族史者,也应定期随访。

来源:胃肠病


好文推荐


▶ 肠镜检查术后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

▶ TIPS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腹泻的用药选择及注意事项

▶ 胃镜检查前用药以及注意事项

▶ 抑制胃酸分泌药——奥美拉唑

▶ ICU成人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管理:2020年美国重症医学会指南

▶ 医生让吃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到底是什么?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