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每日新闻】访CSCO放射介入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任正刚教授——多学科模式下的肿瘤介入治疗发展

2025-09-13作者:论坛报雨彤资讯
原创

画板 2.png


《CSCO每日新闻》版面概览


T6TK06C913 - 转曲_Print_01.jpg


《CSCO每日新闻》具体内容


放射介入(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是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广泛用于医学各个领域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尤其在血管介入和肿瘤介入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放射介入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大多数中晚期肝癌需要介入治疗,放射介入治疗肝癌的效果也在稳步提升。此外,放射介入还应用于肺癌、肾癌、乳腺癌、胃癌、肠癌、膀胱癌、妇科肿瘤、骨肿瘤等领域。近年来,放射介入在人才队伍、技术规范、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技术进步、治疗规范推动肿瘤介入治疗进步


肿瘤介入是放射介入的重要分支,主要通过影像学引导下通过微创介入手段治疗肿瘤,包括血管内介入治疗如动脉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等;非血管内的介入治疗如各种消融治疗、粒子植入的内放射治疗等。


近年来,肿瘤介入在技术进步和规范化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例如放射性微球的内放射栓塞治疗肝癌等新型介入栓塞技术的推广应用;系统治疗如靶向免疫治疗等与介入治疗的联合探索,LEAP-012、EMERALD-1、TALENTACE等研究获得阳性结果;介入治疗规范的制定和推广等,对肿瘤介入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新技术和新方案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更需要合理的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需要开展设计严密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


多学科综合模式下的肿瘤介入治疗发展


肿瘤介入治疗的优势是微创、患者耐受性好、局部控制肿瘤作用直接。就肝癌而言,大多数不能切除的肝癌都会用到介入治疗,但肝癌也容易发生远处转移,部分肝癌在诊断时就已经伴随肺转移、淋巴结转移等,且肝癌患者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如肝炎、肝硬化,因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肿瘤多学科治疗的理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其对肿瘤预后改善的意义也获得了充分论证。就肿瘤介入多学科治疗模式而言,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受到重视。


第一,临床实践过程中,介入技术固然重要,但任何技术都存在局限性,因而需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用于最适合的患者。对于不适合的患者,不必过于依赖单一的技术,可以选择更适合患者的其他治疗或方案。


第二,局部治疗的效果直接,往往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但需要考虑肿瘤的全身状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重视全身性治疗,如采用系统抗肿瘤治疗联合方案、重视肿瘤患者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等。


第三,肿瘤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生活质量前提下的生存期延长。局部控制、客观缓解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指标,没有生存期延长的局部控制则偏离了治疗目标。过度重视局部控制而造成器官功能损害或体能状态的下降对生存期延长没有作用,甚至有害。


第四,在肿瘤治疗决策中的方案选择,首先要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在避免过于依赖个别或个体经验的同时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肿瘤学特征、器官功能体能状态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群贤毕至,共探前沿


2025年CSCO学术年会放射介入治疗专场邀请国内肿瘤介入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报告,内容以多学科模式下的肿瘤介入治疗为核心,包括肝癌的介入联合系统治疗的策略、肝癌免疫治疗的优化、介入治疗技术方案改进、介入治疗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等,欢迎各位同道到会交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任正刚 供稿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