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病例寻踪丨盆腔里长了块“石头”,医生从骨头上一点点剪下来……

2025-07-20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你能想象吗?肿瘤像石头一样硬,整块贴在骶骨和盆壁上,没有一丝缝隙。我们是用剪刀,一点点从骨头上‘剪’下来的。”这是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刘英俊印象深刻的手术。


疼痛背后
是“根深蒂固”的肿瘤


半年前,35岁的赵女士感到腹胀、排便不畅,以为是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当造成的肠胃功能紊乱。随着症状逐渐加重,她的腹部开始明显隆起,这才前往当地医院就诊。



检查发现,盆腔内有一个直径近10厘米的巨大肿块,已经严重压迫周围脏器。


进一步穿刺病理提示侵袭性纤维瘤,一种少见但手术处理极为棘手的良性肿瘤。


虽然这类肿瘤不具备明显转移性,但其“侵袭性”体现在生长模式上——不规则扩展,广泛粘连、包绕周围组织,甚至深嵌在骨盆结构中,犹如“根扎入岩层”。当地医院认为手术风险过高,建议转诊。


另辟蹊径
医生“剪”下整块肿瘤


赵女士辗转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就诊。刘英俊接诊后,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决定实施腹部联合会阴入路手术,突破传统开腹术式难以深入盆腔的限制。


术中发现,肿瘤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已与盆腔壁、骶骨、直肠及部分盆底结构高度粘连,且无清晰分界。电刀难以操作,钝性剥离更是行不通,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剪刀,一点一点剪断肿瘤与骨骼之间的联系。


 这是对医生耐力、技巧与心理的三重考验:剪得太浅,割不动;剪得太深,极易伤及神经、血管、直肠。


手术过程中,刘英俊团队一边止血,一边艰难推进,操作区域极为狭小,每一步都必须高度集中,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并发症。


经过近6个小时,终于将肿瘤完整剥离,未遗留可见病灶,术后病理也证实切缘干净,赵女士转危为安。


医术之外
更是判断与坚持


“这类手术,技术只是一部分,更关键的是术前判断要准确,术中决策要坚定。”刘英俊表示,盆腔深部肿瘤的复杂性在于,它“长”在最难到达、最难操作的地方,能否成功,不仅靠刀法,更靠团队协作与临场应变。


术后几天,赵女士恢复良好。虽然短期内需要适应造瘘生活,但这场手术的成功为她赢得了新的健康起点。


赵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在临床中,不少患者面对持续性腹胀、排便困难、下腹部坠胀等症状时,往往误以为是“肠胃不好”“上火了”,甚至靠吃药缓解,结果一拖再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侵袭性纤维瘤虽然罕见,但我们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刘英俊提醒,长期腹胀、下腹坠胀感、排便不畅、体重下降等不明原因不适,都可能是深部肿瘤的早期信号,切勿拖延。


专家介绍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